据美国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2023年5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涵盖web of science中2013.1.1-2023.2.28的数据)显示,我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在本期进入了ESI世界前1‰学科之列,标志我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已进入了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目前拥有ESI世界前1‰学科的省内高校有四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全国农业类高校有九所。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不断凝聚发展共识,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突出学科内涵实施分层分类建设,整合建设资源构建一流学科生态,深入推动学科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绩。
实施学科建设“五大工程”,构建“双核驱动,四维支撑”的学科发展格局。优化调整二级学科,明确重点研究方向,2022年召开新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发布《新一轮“双一流”整体建设方案》《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和《学科建设实施方案(2022年~2025年)》,明确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推动学科集群发展,形成以作物学为引领的植物学科群和以畜牧学为引领的动物学科群,助力作物学、畜牧学、农业进入全国一流学科前列,草学、兽医等进入全国一流学科行列。
围绕学科建设核心要素,加快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实施“1515”人才工程,近年来培育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和省部级杰出人才超140余人次。深化本科教育“1338计划”和研究生教育“八大行动”,近两年培养优秀毕业生2.3万人,获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建成一流课程100余门。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150余项,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Cell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建成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近30个。聚焦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先后三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全国推广超1640万亩。走实国际化办学路线,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与俄罗斯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国际川农”品牌影响力。
目前,学校共有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与生态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9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行列,植物学与动物学入围ESI世界前1‰。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持续深化学科内涵,优化学科结构,突出一流学科引领和学科集群建设,振兴基础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人文社科繁荣,推动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和一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