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终将记住这个春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神州大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序幕已然拉开。
川农大也将记住这个春天。春意盎然的时节里,吕秀兰教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园艺学院获评“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接踵而至,折射出学校在脱贫攻坚中的全情奉献与卓越成效。初夏将至的暖意中,学校酝酿已久、反复易稿数十次的《社会服务支持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计划》)重磅出台,吹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彰显出川农人久久为功、服务三农的豪情壮志与必胜信心。
因时而进做好顶层设计
作为继“双支计划”《专业建设支持计划》《国际化办学推进计划》后的又一大手笔,《计划》的正式落地,无疑是学校落实内提质量、外拓资源,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磅举措。对内,它标志着学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体系进一步完善,“四轮驱动”迈向十四五,驶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外,它展现着学校突出农业高校特色,紧抓乡村振兴机遇,更好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担当。
《计划》瞄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每年拿出1000万,构建具有川农大特质的社会服务新模式,推动产学研实现深度融合。《计划》将通过打好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院所)合作“组合拳”,集成集中集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盘活“存量专利”;注重组建科技服务团,鼓励团队作战,拿大项目,持续深耕和做出更多更大的产业化示范场景,引导和助力更多专家教师在乡村振兴中打响川农品牌。
回首漫漫扶贫路,一路奋进一路歌。8年来,学校始终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用政策激发动力,以方案明确路径,靠制度压实责任,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2018年7月,回校履新刚刚半个月的校党委书记庄天慧便奔赴雷波,看望驻村干部和暑期社会实践同学,深入了解当地脱贫现状,并指导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这既是她情系三农、关心师生的具体体现,亦是积极担起学校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的生动实践。
学校始终坚持领导带头,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校领导到贫困地区超过12次。并安排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负责统筹扶贫工作,使扶贫攻坚工作由过去松散型、单一型的游击战,转换成集团军作战和阵地战,为全面持久开展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一方面,学校专门制定出台《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统筹全面帮扶和对口帮扶,明确主要扶贫任务,细化帮扶重点工作,设立了科技扶贫专项经费200万元/年,为45个深贫县制定农业产业方案、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强力助推对口帮扶的前锋区、雷波县等地脱贫摘帽。另一方面,修订教师工作业绩评分、奖励办法、职称评审等人事制度,在职称、职级、职务晋升上充分体现扶贫工作的权重,每年评选10名扶贫先进个人,近5年有6名专家获评推广型教授或副教授,单列经费用于奖励表彰在扶贫工作贡献突出的个人,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扶贫积极性。
面对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形势,学校步履不停,立即着手开展一轮的布局。
不仅在去年出台《四川农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2020-2025)》,明确未来5年要围绕“十百千万”4级目标持续发力,更是立即行动起来,在继续加大力度建设好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基础上,先后成立成渝乡村振兴学院、天府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等高端平台,积极投身天府绿道建设、“川农牛IP”打造、“1链3e7星”技术集成推广与示范、乡村振兴企业孵化等项目,持续强化科技成果供给,加快成果推广转化示范,不断探索和创新地方农业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川农大模式”。
点面结合画好致富蓝图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打赢了一场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脱贫攻坚四川战役,如期实现88个贫困县、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学校作为省属农业高校,自然责无旁贷地担起战贫“排头兵”职责,冲在一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点带面,不仅为广大贫困群众画好致富蓝图,更是共同将其变为现实。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学校定点帮扶广安市前锋区和凉山州雷波县以来,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人才、科技和平台优势,打好扶贫“组合拳”:先后选派全脱产精准扶贫干部6人,其中驻村干部4人;组织近千人次师生开展现场指导与服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累计培训人员13000多人次;开展支部共建、党课专题培训等各类帮扶活动200多次;整合各类资金超2400余万,借助学校川农牛e购等平台,开展包装设计、产品营销等活动,有效帮助雷波和前锋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校地双方的不懈努力,前锋区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引进新品种10余个,推广新技术6项,辐射带动示范种植面积达5000亩,项目核心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有效推动了当地葡萄、藤椒、青花椒、柚子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雷波县建立专业合作社5个,专家大院1个,专家工作站3个,生产示范基地10多个,有效帮扶雷波莼菜、茶叶、山药、脐橙等特色产业发展。两地均如期脱贫摘帽。
学校也先后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服务型党组织”、“四川十大扶贫爱心组织”、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2019年定点扶贫先进省直部门(单位)”、“2019年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相关扶贫案例入选四川省委组织部主编的《“绣花”功夫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和国务院扶贫办“志愿者扶贫50佳案例”。
立足前锋和雷波,学校辐射全川开展扶贫工作,四川全部88个贫困县都有川农人的身影。专家教授们纷纷走进大山里、走近田埂边,用全面扎实的调研、有效靠谱的指导和实在贴心的服务,为脱贫攻坚战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从面向全省大局的《四川省“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到聚焦一域的《泸定县和平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再到特定时期针对特定问题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影响及对策建议研究》……学校专家先后编制农旅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方面规划170多个,20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和省领导重要批示,充分彰显了在学校扶贫攻坚中的智库作用,为贫困地区锚定脱贫道路。
帮助解决饮水问题、每天走家串户拉家常了解情况、持续联络校内专家开展技术帮扶、利用各平台各渠道推广当地农产品……何祖锋、饶远林、张韬、胡剑锋、葛飞、孙成勇等驻村干部们告别师生、父母、妻儿,只为全力帮助众多乡亲找到发展出路。
罗培高在石棉县挂职期间积极推动农户采取标准化种植和仿野生种植两种方式大面积引植“八月瓜”,并由县供销合作社牵头,研发“八月瓜”果茶、果酒、果油等加工产品,同步规划乡村旅游,仅1年左右就帮助当地种植户户均增收近四万元。在汉源挂职的龚荣高创新开展党建带动扶贫,助力地方开展以苹果、花椒、李子和高山蔬菜为主的产业扶贫,在2018年实现户均增收2万余元……8年间,学校先后选派50余位专家赴地方挂职科技副县长或副局长,为老乡们带去一条又一条致富新路子。
创新模式抓好品牌建设
学校作为首批全国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的10所高校之一,按照“政府(企业)、学校、农民三结合,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原则,构建起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高度肯定的“雅安模式”,使之成为学校服务地方的一张靓丽名片。
“雅安模式”通过搭好“市级总站—县(区)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三级科技服务平台,促进成果、专家、学生等科技要素在平台上聚合,实现农业行政指挥权与技术指挥权的有机融合。8年来,“雅安模式”制定5雅产业技术日历,形成四川省地方标准10余套,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30余套,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187项(个),组织了320余名专家举办各类培训推广170余班(次),培训各类农业从业者超2.5万人次,新增经济效益9.5亿元。此外,“雅安模式”也走出雅安,新建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攀西、内江、川南、遂宁、彭州等5个分院,持续推动雅安乃至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除了“雅安模式”,学校还针对贫困地区农业科技需求不一、人才缺乏等问题,大力推行“科技小院”模式。依托11个科技小院,学校切实打通科技服务农户与精准脱贫的“最后一公里”,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特困山区,实现为贫困户服务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的目标。
农学院土豆专家王西瑶教授所在的布拖县马铃薯科技小院无疑是科技小院模式的杰出代表。小院以布拖为马铃薯产业核心示范片,形成凉山州“核心示范+重点推广+辐射带动”新型联动模式,开展现场技术指导500余次,培训贫困户、科技人员、种植大户2000余人次,服务农户人均收入从脱贫前的不到2000元,增长到脱贫后的5000元。
扶贫不是可口可乐,各地一个味道。学校在推动“雅安模式”和“科技小院”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逐步形成“政府+专家团队+基地+农户”模式、科技园区示范带动模式、“专家大院+特色产业基地+农户”模式、“学校+经纪人+农户”模式、“专家团队+龙头公司+农户(或业主)”模式等多种推广服务模式,为各学科各专业的专家学者投身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通渠道。
8年间,学校派出各级科技特派员600多名,组织2000余人次专家到贫困县(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95位专家入选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省级专家,30余位专家被人社厅聘为科技服务专家,300余人(次)专家入选四川省科技厅“三区”人才项目,先后实施各类扶贫项目近200个,用一项项新农艺、新技术、新品种,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实现造血式扶贫。
新农艺带来新丰收。杨文钰教授提出“玉-豆-草-羊”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四川、重庆等19省(市)累计推广超7139万亩,玉米产量与净作相当,每亩多收大豆100-150公斤,得到广大贫困户赞同,于2020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进行全国推广。
新技术救活老产业。汪志辉教授拟定《龙安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解决了当地龙安柚种杂株多,味道酸等问题,让龙安柚从濒临“白给”的几毛钱一个升值到10块钱一个。从未接触过莼菜的郑阳霞从零开始,针对莼菜叶腐病开展研究,用汗水与智慧帮助已从年产1000吨锐减到年产10吨的当地莼菜产业重焕生机。
新品种孕育新机遇。田孟良教授对症下药,用6年的时间选育新品种“宝膝1号”,恢复了宝兴正品川牛膝的基原,并配套推广标准化种植方法,药农收益大幅提高。黄富教授主持育成的西南稻区唯一“超级稻”——宜香优2115累计种植面积已达1500万亩,以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高抗稻瘟病和稻曲病等优势,成为众多稻农脱贫致富的首选。
……
伴随着众多专家教授打响当地产业品牌,学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品牌效应也愈发凸显。就在4月28日,学校还与巴中市人民政府召开农业科技合作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在前期针对巴中特色产业组建了9支专家服务团的基础上,市校合作的九个重点项目正式启动,合力探索乡村振兴的“巴中路径”。
近年来,全省60多个市、州、县(区)与学校签订全面或科技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将共建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160余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1个、专家大院48个、博士工作站65个。这无疑是对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与成效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肯定。
百尺竿头更进步,奋楫争先奔未来。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新需求、城乡统筹建设新任务,川农大矢志不渝坚守“兴中华之农事”的无悔初心,持之以恒担起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