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校本资源富矿彰显兴农报国情怀

——以“川农大精神”赋能高校思政教育

2020-11-03 16:26:53作者:张俊贤 审稿:江英飒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百余年来,川农大继承红色基因形成了影响广泛的重要精神——‘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如今,‘川农大精神’早已成为川农大的鲜明特色,成为川农人的亮丽底色。”9月,学校党委书记庄天慧以“做‘川农大精神’新传人”为主题,给9000余名新生上了开学第一课。

这是学校以“川农大精神”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大学精神,“川农大精神”的名称和科学内涵是在2000年7月由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省教育厅党组联合发文界定的,并要求大力宣传弘扬。20年来,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对“川农大精神”进行过多次广泛宣传报道,堪称四川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川农大精神”成为全省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系统学习的典范,曾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面对这样一座思政育人“富矿”,近年来,学校注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川农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中,增强立德树人实效。

因事而化: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矢志追求勤科研,终生不忘报国志。‘川农大精神’不是一句口号或者标语,而是一代代川农人为国献身、为农奉献的生动过往。”9月10日,在听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何宇老师做的《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精神密码—“川农大精神”的实践意蕴》专题报告后,林学院大三的邓显容同学很有感触。

“要始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川农大精神’作为最生动的教材,引领培养心系三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学校党委书记、校思政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庄天慧提出要求。作为一所拥有114年历史的高校,四川农大的发展历史与近现代中国救亡图存、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高度吻合,学校坚持用悠久办学历史资源赋能,构建了以传承校本红色基因为主题、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以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载体、以校领导和专家同上大国“三农”课程为抓手的思政教育体系,创出一条川农特色思政路。

“每一个川农人将用行动作为最质朴的语言,在共和国丰收的大地上,在千千万万父老乡亲的心坎里写下,我自豪,我是川农人!”人文学院行政管理2018级一班的鲁紫妍在选修了《校史文化与“川农大精神”》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校史文化与“川农大精神”》是四川农大从2013年开设的特色选修课,首次实现了“川农大精神”进思政课堂,迄今已有近万名学子选修了该门课程。与校史的注重编年不一样,这门课更多以人物故事为线索,让榜样的力量浸润学子心田,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农意识。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学校不断深耕细作,双向发力,进一步充实完善“川农大精神”思政素材。

一方面向历史纵深挺进。先后整理完善江姐、王右木、张大成等十位英烈校友故事,挖掘梳理了学校前身四川通省农业学堂作为保路运动的根据地,为川省革命走向全国范围作出的重要贡献,研究考证了杨开渠、杨允奎教授等为代表的农学专家致力于再生稻、双季稻研究推广,为抗战保粮所做的巨大贡献。完整勾勒出从建校之初至今114年来川农大的“红色基因谱”,为思政教学提供了生动教案。

另一方面向现实延伸。马克思主义学院特意成立校本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团队,为每门思政课程设立教改研究项目,深入挖掘学校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优秀案例融入思政课程,让学子更深理解感悟川农人为国献身、为农奉献的大爱情怀。

因时而进:让干巴巴的讲解变为热乎乎的教学

“只有真正到农村去,到田间地头,看到老百姓信任的目光和感激的笑颜,才能真切的体会‘兴中华之农事’的责任和担当。我也明白了做‘川农大精神’新传人的努力方向,那就是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真正成为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这个暑假,园艺学院大三的周志扬同学带领“农情觅意,科技助农”团队走进成都市蒲江县开展社会实践,他们编写柑橘管理手册,开展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草害防治等专业农技培训,同时还依托学校“科技小院”技术共创农科平台,邀请学校专家线上“云”指导,借助学校线上产品推广平台,为当地柑橘的销售提供“VIP”通道,让产地与用户面对面,助力解决由疫情引起的柑橘滞销情况,受到当地种植户好评。这段难忘的实践过程,也让他们对“川农大精神”有了新感受。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用“川农大精神”晕染学子精神底色,注重参与式、沉浸式学习,充分发挥数百个实践教学、就业创业、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功效,鼓励学生投身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精准扶贫和产教协同等,让学生近距离感知国家发展的脉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兴农报国情怀。

杂交稻种植与全生育期管护技能大赛是农学院的一个专业技能大赛,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大赛历史五个月,从春天持续到秋天,从种子发芽、秧苗种植、施肥灭虫到最后收获稻谷,学生在完整的生产实践中掌握杂交稻种植技术,增强为农意识。因为非常有特色,去年“大二男生在校内种植成功杂交稻”的新闻曾引起众多媒体报道。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大赛没有如期举办,但是农学专业杨文艺同学却在家里自行模拟了大赛,泡土、施肥、插秧、管护,忙个不停。“学农、知农、爱农、为农、强农、信农的情怀不是空话,‘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她说。

思政核心课也不断探索与“川农大精神”接轨的课程实践,让干巴巴的讲述变为热乎乎的教学。“基础”课程面向大一新生,邀请优秀学生标兵进“基础”课程课堂,讲述他们勤奋拼搏的故事,发挥朋辈引领作用;“纲要”课程侧重历史,“口述历史·川农人的追梦岁月”采访让历史与校史碰撞出火花;“概论”课程高屋建瓴,引入乡村振兴情景模拟示范,联系实际深化理解;“原理”课程开展“自然科学家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微视频拍摄,不同角度的解析倍添趣味。“结合‘川农大精神’的思政课课程训练形式,让思政课堂变得丰富而具体,让抽象的爱国爱农情可感、可知、可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晓霞说。

在“川农大精神”的熏陶下,川农大学子身上爱国爱农、勤奋朴实的特质受到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毕业生80%投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成为助推现代农业、服务西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中不乏川农人的身影。

因势而新:让思政教育润物无声

缠绵的音乐、蹁跹的舞步,腾挪跳跃间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感,独舞《守望》已然成为学校文艺表演中的一枚“催泪弹”。这支舞根据周开达院士夫人李仁恕老人的真实事迹改编。周开达院士与夫人伉俪情深,周老去世后,学校为了纪念他,在图书馆前落成一尊他的雕塑。夫人李仁恕多年来已经形成习惯,每日到雕塑前去看看,在年老犯上健忘症以后,依然不忘时时在周院士雕塑前伫立守候。“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感人肺腑。以往只知道周院士被誉为西南杂交稻之父,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看完这个故事,突然体会到周院士也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不再遥不可及,就像我身边的朋友一样。”环境学院袁凤钦说。

近年来,学校着力推进“川农大精神”融入育人环境,营造浓郁的“川农大精神”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了校史文化墙、川农英烈纪念网、已故川农名人雕像等校园文化景观品牌,推出以四川农学院首任院长杨开渠为蓝本的话剧《顽石》,重现川农大百年历史的情景剧《回望沧桑》,原创舞蹈《麦望》《迁雅路上》等10多个校史相关作品,近年来上演50多场次,10余万师生观看并深受感染。融原创说唱、街舞、京剧为一体的原创rap《川农新传人》歌曲在今年“川农大精神”20周年主题晚会上一推出,就掀起了热潮。

“说不害怕是假的,仅租住的小区就有20多例病例,白天忙于干活时不觉得,晚上回到家里时真的怕到一个人偷偷哭,这时候更加意识到只有生命才是最宝贵的。”这是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校友“雨衣妹妹”刘仙来到“川农青年说”中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

“川农青年说”是校团委去年新推出的一个活动,每月举办一次,迄今已经邀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扶贫干部葛飞,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农林经济管理2018级学生周蕊等站上讲台,用最独特的经历、最感人的事迹、最精彩的演绎,传递出川农青年的青年正能量和家国情怀。

利用海归讲堂、先进事迹报告会、国庆天安门观礼分享会、“川农大精神”微故事访谈等多种形式,老一辈川农人荣廷昭院士、颜济教授,中青年科学家吴德、李明洲、陈学伟,杰出校友陈育新,“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动物医学院兽医学教师团队,从剑桥、哈佛等来世界知名高校来校工作的海归博士等相继走上讲台,为学生讲述校史典故、畅谈科研精神、分享创业故事,点燃学子人生理想。

“学校组建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服务队伍‘四位一体’的‘川农大精神’育人团队,基本形成了覆盖学生在校全过程的‘川农大精神’思政教育体系,从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日常管理到毕业离校每个环节各有侧重,构筑了‘川农大精神’特色育人模式。未来,学校将着力推进‘三全’育人,把‘川农大精神’融入育人始终,培养心系‘三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庄天慧说。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