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近年来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卓著
在刚刚结束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上,通报表扬了92名科技特派员,四川省4人榜上有名,我校吕秀兰、田孟良两人占据两席,充分折射出我校在科技特派员工作上成效卓著。
近年来,我校95位专家入选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省级专家,30余位专家被人社厅聘为科技服务专家,300余人(次)专家入选四川省科技厅“三区”人才项目,还有众多专家学者被直接聘为市级、县级科技特派员,构成一支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主导,多层级、广覆盖、机动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体系。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学校选派现代畜牧业、粮油产业、特色果蔬产业、林竹业等行业科技特派员近600名,形成对口帮扶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特派员、项目科技特派员等不同类型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60余个,他们以兴农强农为使命,情系三农,扎根基层,主动作为,敢于创新,突出人才科技优势,聚焦农村产业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源源不断贡献川农力量。
沉下身,扎根基层助农增收
担任科技特派员8年来,中药材专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田孟良走遍四川省183个县中的181个,足迹遍布贫困“四大片区”和四川省深度贫困区,辛勤的付出只为沉下身,把老百姓需要的科技带到他们身边。仅在高原藏区特困村阿坝金川县卡拉足乡玛目都村,他助推建立的高原中藏药材人工栽培及野生抚育示范基地、“农旅结合”特色花卉示范带等,就有效带动50户以上农户脱贫,实现户均增收8000元。
这正是我校科技特派员队伍扎根基层的一个缩影。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使精准扶贫每个角落和美丽富饶乡村成为川农大成果的集散地和富集区,秉承这样的情怀,学校科技特派员们奔忙在田间地头。
2015年7月,颠簸辗转七八个小时,第一次到雷波黄琅镇山海村,稀稀拉拉的莼菜田刺痛了蔬菜专家郑阳霞的眼。“种了30多年莼菜,没见过这样,莼菜要灭绝了,咋办嘛?”村民屈友超对技术渴望让郑阳霞下定决心,带领团队开展莼菜产业拯救行动。自此,她成了这里的常客,每年10余次到雷波开展莼菜种植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2019年莼菜生产已由灭绝境地发展到1000余亩,带动20余贫困户实现脱贫。
一年中有150余天吕秀兰教授都在上山下乡,春夏忙起来的时候,早上6、7点出门,晚上10来点到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辛苦的付出,带来的是果农增收的喜悦。近年来,她通过对甜樱桃、羌脆李、葡萄的标准化基地建设示范和关键技术的培训指导,每年培训人员2000余人,节本增效1亿余元,助农增收5亿余元。
教给老百姓看、带着老百姓干,着力打通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科技特派员各有妙招:
“草科鸡,雄得起,飞得高,会上树;藏香鸡,体型小,活得老,饭没吃饱到处跑;旧院黑鸡,富含硒,产绿蛋,天南海北都喜欢。”土鸡养殖专家刘益平用一段顺口溜形象说明各种鸡的特点。林学院龚伟教授编制了一本花椒核桃管理周年历,采用画图传技的方式把每月应做的事一一进行规范,一目了然的传授方式深受种植户喜爱。肉牛疾病防控专家左之才要求自己讲解一定要摈弃学术气,让农民一听就会。
冒着风雪,杨文钰课题组为雷波马湖乡大杉坪村的吉洒他尔、马书体、吉作哈呷3户贫困户安装自主研发的标准化羊圈2间、筛选优质能繁母羊8头,并亲手教他们怎么使用羊圈,怎样科学养殖。“我不识字,没有文化,技术人员要帮我们整,心头就不怕了。”吉洒他尔很是激动。如今,种草养畜技术已在凉山雷波、广安前锋、甘孜泸定等诸多贫困县推广应用。
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脚踝受伤,硬是坐着轮椅、拄着拐杖来到田间指导花椒种植的叶萌;使西甜瓜在4000多米海拔扎根的蔬菜专家贺忠群;以“让彝族同胞吃上没发芽的健康土豆”为目标的王西瑶;不是在扶贫就是在扶贫路上的植保专家张敏;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做”养殖模式的养蜂专家杨明显……学校科技特派员顶烈日,冒酷寒,不惧高原反应、泥石流等危险,先后在甘孜、阿坝、凉山、乐山、宜宾、广元、广安等市州的贫困县(区)示范推广作物、林果、蔬菜、畜禽等新品种30多个、新技术100多项、新成果50余项,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助农增收曲。
扬优势,强力助推产业发展
除重视点对点、面对面的下乡送技术,我校科技特派员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从规划、产业上助推三农发展。
依托设在我校的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组建由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等优势学院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团队,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先后编制涉农和精准扶贫等方面规划100余个,彰显出在社会服务和扶贫攻坚中的智库作用。蓝红星教授的6份智库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重要批示,为我省连续两年在全国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排名第一贡献了川农大力量。规划专家王艳、曹迎等被地方亲切誉为“智多星”。
为让农业实现良性发展,科技特派员尤其注重助推产业发展,着力推动形成“一村或数村一果、一乡或数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流传不少佳话:
石棉县能成为优质黄果柑第一县,与汪志辉教授的努力分不开,他通过黄果柑增糖降酸和月历管理等技术的推广,大力推动黄果柑标准化种植。现在,当地黄果柑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年产量近7万吨,给全县黄果柑种植户带来户均9000元左右的直接收益,成为石棉系列特色农产品中的“领头果”,带动群众脱贫增收的“致富果”,能为石棉代言的“品牌果”。
朱庆教授带领家禽课题组开展剑门关土鸡(广元灰鸡)产业扶贫项目攻关,有效解决了广元土鸡养殖有“品牌——剑门关土鸡”无“品种”难点,成功地转化利用我校科技成果4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专利20余项,从品种保护、科技培训、示范推广和产业融合多方面,有效助推了剑门关土鸡(广元灰鸡)产业可持续发展。
罗培高教授着力探索中高山地区产业扶贫新途径,推广八月瓜仿野生栽培的开发项目,盘活闲置的林、荒地资源,形成中高山地区农林新业态,带动种植面积2万余亩,同时联合龙头企业,开发果茶、果酒,创新生产价值2000余万元,帮助2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让八月瓜野果变成了“惠农果”。
作为沐川县的科技特派员,带着项目、新技术和新品种去沐川是茶叶专家唐茜的常态。现在,她与当地合作选育的川沐28等3个品种作为该县的主推品种,推广面积达5万多亩,投产茶园亩收入可增加1000元左右,选育的紫嫣品种成为该县打造紫茶之乡重点推广的特色品种……
敢创新,科技特派大放异彩
“学校科技特派员工作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负责统筹,一直以来,农发院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致力农业产业发展,助力地方脱贫攻坚。”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敏介绍。
2012年农发院的建立使我校科技特派员工作由过去松散型、单一型的游击战,转换成现在的集团军作战和阵地战,创造出诸多精彩。2013年农发院开始探索建立的“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即雅安模式,就是其中的翘楚。
“雅安模式”实现了学校和地方科技人员与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机融合,体系行使技术指挥权,行政主管部门行使行政指挥权,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几年来,针对雅安茶叶、林竹、果蔬(含干果)、中药材、畜禽等5大特色产业发展,“雅安模式”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00余人次,组织实施《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推广》等市级重点项目96个,《藏茶原料采收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等区县项目100多个。通过项目实施申请(授权)国家专利86项,审定新品种21个,转化科技成果58项,研发新产品20多个,新建专家大院6个,建立产业工程示范基地101个,核心示范区超10万亩,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187个,编制各类技术手册、规范、标准等近50套,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举办各类培训170余班(次),培训各类农业从业者超2.5万人次。
“雅安模式”成效显著,受到各级领导、高校同人、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农发院将“雅安模式”继承与创新,实现了“雅安模式”在内江、遂宁、攀西等地区的本土化应用。此外,“政府+专家团队+基地+农户”、“专家团队+龙头公司+农户(或业主)”、“专家大院+特色产业基地+农户”、“企业+导师+研究生+项目”、“学校+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经济共同体的构建,为更好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创新路径。
近年来,学校把驻村帮扶干部作为科技特派员的前沿阵地,通过张韬、饶远林、胡剑锋、葛飞、孙成勇等驻村扶贫干部,向贫困山区源源不断的输送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我们的背后是整个四川农大”,学校、政府、专家、学生、企业等多种优势资源汇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不能仅仅依靠情怀,科学合理的体制是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可谓煞费苦心,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出台《教师工作业绩评分标准》、《教职工奖励办法》等分配奖励制度,在职称、职级、职务晋升上充分体现科技服务工作的权重,评选年度十大扶贫人物,对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等。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二十年来,我国科技特派员这项科技兴农富民的新机制展现出强劲生命力,我校科技特派员满腔热忱投入这场战役,取得一个又一个可圈可点的成绩。外有学校良好政策牵引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得力统筹,内有对“三农”的炙热情怀,未来,我校科技特派员必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必定书写更多“硬核”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