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隆重召开双支计划实施十周年座谈会

2019-05-16 23:48:54作者:张喆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5月16日下午,学校隆重召开双支计划实施十周年座谈会,总结双支计划实施十年来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显著成效,展望学校更美好的未来。

全体在家校领导、党委常委,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以及入选双支计划层次代表、青年教师代表,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主持人代表,国家自科、社科(艺术)基金主持人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由副校长朱庆主持。

十年砥砺前行

会议发放了《双支计划形成纪实(2009-2018)》,从最初由校长郑有良手写的第一稿,到初稿第六稿,再经历了三稿修改稿,“211工程”双支计划终于2009年2月26日印发文件执行,奏响了强力推进学科发展的最强音。从一字一句的手写稿到布满密密麻麻批注的修改稿,都让人感受到校领导,尤其是郑校长为之倾注的心血和智慧。

2009年4月1日,学校召开了双支计划启动大会,距今已经整整十年了。从“211工程”双支计划到学科建设双支计划,通过差额评审、滚动支持、限额补差、长期资助及成果后补助奖励的系列政策,构建和完善了一整套保障、激励、竞争与考评等机制,为进一步打破发展瓶颈、释放创新潜能,推动学校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活力,强力推动我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取得新突破。

作为双支计划的顶层设计者,郑有良深情回顾了双支计划的诞生和发展。他强调双支计划的全称是学术支撑人才的专项科研支持计划,具有许多特点:一是入选层次无职称和学位条件,但是有年龄限制;二是长期稳定资助,但研究内容完全由教师自主确定;三是申报只填一个简表,考核只看获得科研业绩奖励;四是入选层次仅看教师学术业绩,但后补助经费须有学校知识产权;五是入选层次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年度滚动资助,但是后补助与人选层次分离;六是既雪中送炭,又锦上添花,把托底资助和奖励资助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实现了点面结合。特别是教授专项很好地维护了教授的尊严。

郑有良总结了双支计划的实施效果:一是除第一层次外,入选各层次的学术型教师越来越多,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二是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教师投入科研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三是国家和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课题和经费越来越多,标志性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四是以双支计划为基础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在校内外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不仅强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办学质量,更是在全国农林高校,尤其是在省内高校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郑有良强调,双支计划需进一步完善:一是第一层次的院士急需增加,越多越好。无名额限制;二是入选层次条件需要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突出国家自然(社科、艺术)基金项目,尤其是进一步突出科技成果奖,特别是国家科技成果奖;三是淡化无转让产业化价值的专利,淡化一般性学术论文,突出代表性学术论文,尤其是高水平学术论文。

郑有良表示,学术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流学科需要一流人才支撑,一流人才需要一流成果支撑,一流成果需要十年磨一剑。急功近利出不了大成果,成就不了学术大师。双支计划长期稳定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好学科建设的既定目标!

十年成效卓著

科技处处长曾维忠汇报了双支计划十年成效。十年间,双支计划已累计资助经费29669.26万元,并体现出资助经费逐年增长、层次资助占总资助经费比例最高、收录论文后补资助最多、资助受益面广、40岁及以下教师受益最大等五大特点。

双支计划加快了学术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体现在符合层次条件人数不断攀升,入选层次人数逐年增加,高层次竞争日趋激烈,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还驱动了团队协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双支计划撬动了科技项目经费持续增长,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不断跃上新台阶,国家基金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激励了科技成果产出量质齐升,收录论文数量逐年攀升,质量持续提高,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专利技术成果稳定增长,国家级科技奖励取得新佳绩。

双支计划推动了学校学术声誉整体提升,不仅有效地支撑了ESI排名、第四轮学科评估,有力地提升了学术声誉,而且引发了众多兄弟院校前来学习交流。

荣廷昭院士在发言中表示,事实证明双支计划是学校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起步的摇篮,是引导青年老师健康成长的启明星,是学校科技创新的指路棒和高速路,是大家奋勇争先的加油站和推进器,是创建巩固科研合作平台的粘合剂,也是学校服务社会的大检阅。

校领导、党委常委、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纷纷发言,称赞双支计划在学科建设、成果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相信学校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十年奋斗拼搏

与会人员纷纷畅谈双支计划为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感恩好的政策为自己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双支计划10年犹如国家改革开放40年,其贡献和意义怎么讲也不过分。”两项国家科技奖成果主持人、副校长陈代文教授表示,双支计划是学校办学历史上的里程碑,是学校综合改革的标志性工程,直接推动了办学理念和治学理念的提升,推动了学校办学模式从外延发展向外延+内涵并举,逐步走向内涵发展的转变,显著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我校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奖成果主持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水稻所副所长李仕贵教授称赞双支计划是雪中送炭,让高层次人才有了稳定的科研方向,有利于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成果的良性循环。

“科技界的小岗村,学术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人、动物医学院院长程安春教授称赞双支计划很好地解决了学校发展中“动力、积极性不足”、“干事风气”、“论资排辈”、“纲举目张”、“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如何坐冷板凳”、“突出重点和配合发展”、“丰缺不均”、“学科发展与个人发展想统一”、“如何长时间支持自由探索”十大难题。

国家科技进步奖成果主持人、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小秋教授认为,双支计划是治学理念的重要践行计划,研究经费的保证计划,科研人员投入科研、潜心研究的引领计划,人才和团队成长、获得研究成果的驱动计划。

国家技术发明奖主研人员、原研究生院院长潘光堂教授也对双支计划对学校、对团队的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赞不绝口。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副校长吴德教授从受益者的角度,感受到制度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双支计划为川农大所有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撑,对学校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CELL》和《SCIENCE》论文通讯作者、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学伟教授感恩学校的好政策,感到肩上责任重大,将继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十年青春不负

据统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是双支计划最大的受益群体。会上,青年教师们纷纷发言,感谢双支计划对自己科研成长的帮助,表示将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SCIENCE》第一作者王静教授谈到:“双支计划应该是我工作后得到的第一笔经费。它就像那根火柴照亮了我的宇宙。它给更多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让我们可以潜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CELL》第一作者李伟滔教授认为,双支计划的支持,使得刚入职的青年老师“有米可炊”。而在发表高水平文章后,有了充足的经费保障,更能够使我们不用再急于追求数量,将提升科研质量排在了前面。

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明洲教授表示,正是双支计划的“顺势而为”,才使自己10年来“大有作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玉米研究所所长卢艳丽教授称赞双支计划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论文9篇、SCI论文6篇,2019年入选第四层次的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徐定德感恩与感激学校的好政策。正是2万元的农村发展研究专项资金,助自己成功起步。

十年再创佳绩

校党委书记庄天慧谈到,作为双支计划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也深有感触。双支计划是邓书记、郑校长担任主要领导推出的首个重要计划,由郑校长亲自谋划、亲自起草、亲自推动而实施的,这既凝聚了郑校长的智慧与心血,更贯穿了他的治学理念,彰显着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担当。当然,双支计划在形成过程中也集中了以荣院士为代表的全校专家学者教师的智慧和大力支持。

庄天慧表示,10年来,无论学校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长,双支计划都发挥了极其重要、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双支计划实施的10年,是创新动力不断激发的10年,是人才活力不断迸发的10年,是学科实力不断增强的10年,是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10年。

庄天慧强调,要始终高扬学术,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学术是王道,只有不断产出一流学术成果,才能赢得发展先机。要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力度,要加大对人文艺术等弱势学科扶持,支持专家、学者潜心研究、持续积累、“十年磨一剑”,产出更多高水平标志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

庄天慧谈到,要更加尊重人才,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继续发挥双支计划撬动人才队伍的作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加快发展、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好有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的发展。尤其是要新增院士,要统筹好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发展,既要发挥好高端人才的核心和带动作用,也要着眼未来打造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保证一个学科持续发展、不断向前。

庄天慧强调,要努力争创一流,进一步推动一流学科专业发展。要进一步发挥双支计划的竞争作用和学科专业建设上的辐射效应,激发师生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积极性主动性,力争在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中取得新佳绩、实现新突破。

庄天慧要求,要持续优化生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要完善精细化、人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机制,尤其要更加关心关爱青年教师。在全校进一步营造既尊重人才特点、又包容人才个性,既倡导集体协作、又宽容个人探索,和谐友善、奋发有为、风清气正的人才发展环境。

庄天慧表示,要传承好“川农大精神”,进一步强化爱校兴校荣校的使命担当。希望入选双支计划的各位专家和教师,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好“川农大精神”,潜心学术,教书育人争创一流,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爱校兴校荣校的榜样和表率。

庄天慧谈到,双支计划实施10周年,既是一个阶段性总结,更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切成绩都是奋斗出来的,唯有奋斗,才能创造出川农大更加美好的未来!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共创新的佳绩。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