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来自全国的作物学专家学者和研究生1300余人齐聚成都金牛宾馆,总结我国作物科学领域50年的发展历程,庆祝中国作物学会50岁生日,并围绕“生物育种产业与粮食安全”主题,从生物技术与新兴产业发展、新基因挖掘与生物技术发展、现代育种与种业发展、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技术、粮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此次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由我校承办。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所长万建民主持开幕式。
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盖钧镒院士、朱英国院士、刘旭院士、陈晓亚院士、武维华院士、荣廷昭院士,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所长万建民,国家自然基金委处长杨新泉,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赵学谦,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诚,省农科院院长李跃建以及我校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在主席台就座。
赵学谦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院士、专家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表示,作物科技创新为四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四川省要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离不开作物科学技术的支撑和保障。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对四川农业和农村发展给予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把我省作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有效基地,让更多的项目和成果在四川落地生根。
党委书记邓良基在致辞中对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中国作物学会50华诞表示祝贺。他说,我校能承办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学术盛会,感到十分高兴。他简要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指出作物学科是我校特色最鲜明,实力最雄厚,取得科研成果水平最高、数量最多的传统优势学科,目前我们正以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为核心,集中优势,整合资源,在成都校区全力打造高端平台。
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代表中国作物学会感谢我校为承办会议付出的辛勤努力。他在讲话中以《加强学术交流,推进学术创新》为题,回顾了中国作物学会5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作物学会成立50年来,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研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支撑国家粮食产量逐步增长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表示在新形势下做好学会工作,最重要的是加强学术交流,推进学术创新,这是学会的立会之本,活力之源。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专家学者将带来12场高水平专题讲座,盖钧镒院士以《粮食、食物与种业》为题、朱英国院士以《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为题、刘旭院士以《中国小麦育种的历史回顾》、陈晓亚院士以《棉纤维发育与细胞壁延展研究》为题、武维华院士以《农作物生产资源高效利用:以植物磷钾高效分子遗传机理研究为例》为题为大家送上学术大餐。郑有良做了题为《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50年》的专题讲座,幽默风趣地介绍了我校在作物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他从四川农大迁入雅安的悲壮历史说起,结合学校近年来在促进科学研究、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的措施,讲述了学校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大会还将分为农业生物技术、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四个分会场,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杨文钰、任正隆、李仕贵、陈学伟、杨克诚等将在分会场做报告。
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四川日报等近十家媒体记者对大会盛况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