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雅安,四川农业大学校园里浮动着栀子花的香气,老板山下晨读的学子在朗朗的书声中迎来升起的朝阳,晨曦为挺立的逸夫楼、育新楼、图书馆勾勒出一层美丽的金色剪影。校园里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梧桐大道上,有毕业学子正忙着拍照留念。学校教学秩序井然,一派安宁祥和的氛围。
这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校园,4.20芦山地震并没有在此刻下残暴的痕迹,恰恰相反,在面对地震的过程中,收获的种种感动成为川农人温暖的记忆,也成为学子快速成长的催化剂,促使着他们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身学习、科研、工作,为人生新梦想奠定新高度。
校园,依然温馨美丽
“学校在地震时安排部署很迅速,组织调度、后勤保障、排查险情都很快,学校虽然有一些建筑受损,但是并没有垮塌,在学校,我没觉得害怕过。”动科学院大二学生龙泓宇笑着说。
在这次地震中,四川农大雅安校本部无一人死亡,全体师生及时疏散,组织自救措施得力,学校领导、班主任坚持和学生在一起,给同学们带来了贴心的温暖,让学校成为一个安全的大家。
地震后,学校迅速启动了校园建筑安全排查,并由国家地震局、住建部指派的专家组对学校公共建筑进行了安全性应急评估,让师生住得放心。
“刚复课的那段时间,我们都摸清了每个老师的开场白,因为每个老师都会告诉我们上课的教室是经过安全检查的,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信息与工学院大一学生程灵巧觉得学校确实把学生的安全放在了首位,“学院老师和学生干部把秩序维持得井井有条,在学校觉得很安心。”所以,当五一假期来临时,这位女生还想留在学校,舍不得回家。
“这次地震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园艺学院茶学专业大一学生潘宇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18岁生日,4月23日晚上11点过,院上老师和同学在帐篷中为她送上了生日蛋糕,道上了最真诚的祝福。“当时很感动。”她把获得的这份爱转化成志愿者行动,虽然是个女孩子,却毅然加入到搬运救灾物资的行列。
赴芦山参加灾后畜禽疫情防控工作后,动科学院大一的张磊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存在的价值”,这个男孩子高中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立志“非超级名校不上”,然而高考失利给了他很大的打击,来到川农后没有心情学习,甚至一度想要退学,家在城市的他对要学习的动科专业也完全“不感兴趣”,一场地震,让这个来自安徽的小男生意识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从来没有像现在为我的专业而自豪。”从灾区回来后,他主动联系到农场去实习,要练习更扎实的专业本领。
“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它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林学院大三学生杨越钦在震后第三天就来到芦山,成为芦山成都军区抗震救灾热食供应站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供应站要为5000多名群众提供饮食,他就在此帮助维持秩序、洗菜、搬运物质,从早忙到晚,“我觉得我洗了我这一辈子要洗的菜”,但是,杨越钦却异常珍惜这段青春记忆,他从灾区群众面对灾难的坚强、士兵投身抗震救灾的热诚中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梦”的力量。
经历了地震的洗礼,在感受到学校、老师的关爱中,在奔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中,川农学子在迅速成长。
学子,闪耀追梦理想
最近的四川农大校园里,三大新闻让校园涌动热潮。
——一位大三学子用创业所得20万购买救灾物质捐赠支援芦山地震灾区。
这个被誉为“有担当的大学生”叫钟明洁,是经管学院农经专业2010级2班的学生,从大一起他就把创业纳入到自己的规划中,利用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结合学校属于农林院校的特点,在广泛阅读社会分析报告、查阅经济发展指标、分析多个行业发展趋势后,将投资目光放在了农产品身上,结合现代养身理念,研发销售生态的中药滋补鸡系列食材。用不到两年时间将一个创建之初仅有一人的小公司,发展成如今拥有员工二十余人的直营店。
但是赚钱并不是钟明洁唯一的追求。面对地震,他毫不犹豫的把前期所有经营所得变成了400顶帐篷、300床棉絮、300件矿泉水、300件方便面驰援灾区,彰显了一名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我的路还长呢。”他说。
——一位大四学子以全球学生最高分通过了2012年度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全科考试(简称CIA),成为该考试自1998年引进中国以来,大陆第一位取得全球最高分学生奖的考生。
这位被称为“学霸”的学生是经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09级的汪洋,他的大学生活与自习室结缘最多,早上7点起,晚上12点睡,正是这种勤勉,让他在这场参与者众多的CIA考试中一举夺冠,他拿到的“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被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扎实的专业功底,也让他顺利签约乐山市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保底年薪达8万元。
——一位校友近日在世界顶级生命科学杂志《细胞》(Cell)期刊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
这位在论文刊登第一时间特意给母校发来感谢信的校友是舒健,是2005级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 2009年以全国排名第一的成绩保送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邓宏魁研究组的直博生。“川农大,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舒健在学校收获了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和蔼可亲的领导、老师,“一流的教学设施和勤奋朴实的学习风气让我可以沉下心来思考和学习。她让我从一个叛逆的高中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一个接一个的新闻让校园里沸腾起来,在他们身上折射出学校骄人的育人成果,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
作为一所拥有百余年历史的“211工程”大学,四川农大给予学子广阔的发展平台,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科研兴趣培养计划、创业实践支撑计划、专业技能提升计划等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在追逐青春梦想的道路上不断收获:2010届毕业生段辉辉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仅有100名获奖者,该同学现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农学院2011届学生刘可成等完成的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美农美家昆虫蛋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四川省金奖、全国银奖,刘可成被评为“2010年度十大最具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2009级詹晓旭等同学的作品《旭峰农机科技有限公司》获全国“挑战杯”总决赛银奖,由他们组建的“四川农业大学(源动力)”团队获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全国总决赛银奖。动医学院2009级动物医学本硕班袁彪撰写的一篇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未来微生物学》上,影响因子达3.818,现在袁彪锁定了自我发展的目标,暗下决心“要向校友舒健学习。”
就业,风景这边独好
6月6-8日,学校在三个校区举行的夏季就业洽谈会场面火爆:雅安校本部为毕业学子提供了4000多个岗位选择;成都校区提供的就业岗位数比去年夏季就业洽谈会多了2000余个;都江堰校区夏季洽谈会上提供的岗位数量是校区暂时未就业人数的4倍多。不少企业感叹来晚了招不到人。“川农大的学生有很多选择的空间,很多专业的毕业生还特别抢手,一不留神就被抢完了。虽然我们已经到学校做了四次校园招聘会了,却始终没有招够。”华西希望特驱集团校园招聘部罗林说。
今年被誉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人,川农2013届毕业生人数达到8455人,较2012届毕业生增加939人,创历史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川农却成功实现就业逆袭:来校企业提供的岗位数不降反升,学校招生就业办网站上的日历透露出企业对川农学子是求贤若渴,地震丝毫并没有影响企业到校选才的热情,早在4月22日,就有企业到校招聘。实际上,夏季就业洽谈会是学校为毕业学子送上的最后一道就业大餐,学校已经形成了冬季、夏季大型双选会和平时小型专场招聘会相结合的招聘模式,灵活多变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学校为2013届毕业生共举行各类招聘会461场,提供就业岗位数已经达到3.5万余个。
学校就业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截至6月6日,学校就业率近90%,毕业本科生中近20%学生考取研究生,其中80%以上被“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和中科院系统录取。20%以上学生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银行系统、选调生项目、“一村一大”项目录用或预录用;余下绝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行业百强企业。
“就业率高,一方面是由于我校注重教学质量,毕业生素质过硬,深得用人企业满意,另一方面也跟近年来高科技农业势头正猛,农业产业已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有关,这些趋势让我校动科、动医、水产、园艺、园林、农业工程、食品工程等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每年毕业生人数与用人单位需求指标的比例为1:10以上。”学校招就办主任杜彬介绍。
同学们也感受到“就业并不难。”动医学院大四的邹昭勇同学早在去年10月下旬就被一家位于重庆的美国独资饲料公司相中,顺利搞定了工作。他寝室里另外7个同学,每人都拿到了至少3份就业协议,他们要做的事就是反复比较这些公司的待遇和发展潜力,从中选一个最满意的。“那些公司开招聘会时,完全是在‘抢’毕业生。”邹昭勇说,有一次,四川某著名农企到学校招130多名养殖技术人员,为了加快速度招揽更多学生,面试官不断压缩提问,平均每人答3个问题就算过,“最后,那天投简历给那家公司的十几个男生都签了。”
学校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通过推进“三个百万工程”、加大就业基地建设、推动预就业工作等多项举措,力保毕业生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学校就业率连续4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多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教育部近些年组织实施的三次评比中,学校均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