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区生猪优质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5月被认定为“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它既是一种科研运作新模式,又是一种管理创新模式。协同、创新,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猪肉安全又营养。
高起点的协同
生猪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了“中心管理委员会+中心学术委员会+中心主任+创新团队”的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把政府、学术团队、企业都统一到管理中来,创新“政产学研用”结合模式。中心管理委员会行使宏观的调控职责,学校党委书记邓良基、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韩忠成、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朝波以及各参与单位的领导都成为了管委会的一员。而负责把关项目学术研究方向及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的中心学术委员会,其构成阵容堪称豪华。学术委员会由1个主任、2个副主任、6个委员、1个秘书构成,10个人的委员会中院士就有8个。强大的学术力量也是为了保证整个项目始终处于学术前沿。
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中心主任负责下的3个创新团队,则由我校牵头,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建,力图实现优势互补。中心主任由副校长陈代文担任。下设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猪营养代谢与调控、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三个研究分中心。目前“中心”汇聚了包括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资源平台;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级学术带头人15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学历层次高的生猪创新团队。
厚基础的创新
协同创新是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中心执行主任、营养所所长吴德介绍,把科研和生产实际需要结合,一直是营养所高度重视的工作,营养所首创了博士工作站,促进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这一方式受到企业的欢迎。有企业发现生猪在送去屠宰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体内自由基变化,猪肉肉质会发生变化,根据企业提出的问题,营养所的科研人员就着力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营养方案的调整,最终让应激反应减低了20%。“因为企业觉得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现在55%的科研经费来自于企业。”
现在,营养所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基础也被带入了中心管理模式中,中心在铁骑力士集团、特驱集团、巨星集团成立了成果转化平台,让科研和生产密切联系。
协同创新明确方向
“西南地区生猪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我国猪肉产量最大的区域。过去,猪肉生产的目标是满足量的需求,所以在科研上要求是生产周期短、产量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安全成为人们对猪肉的新要求。”陈代文介绍。
顺应这一要求,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锁定为“生产优质安全猪肉”。“目前四川的猪肉情况是外来猪种长势快,虽然营养不打折,但口感不太好。本地猪种长势慢,但口感好。猪肉要优质,也就是营养又好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外来猪种肌纤维转化,提高其品质。二是挖掘地方猪种优良性状和优良抗病基因。”吴德介绍。
而目前影响猪肉安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养猪过程中由于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猪容易生病,“全国每年猪只因病死亡约1.5亿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因防病治病而大量使用抗生素以及其他药物性添加剂导致猪肉安全质量得不到保障。”陈代文介绍。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心主要从两个角度开始探索:一是通过揭示影响猪健康的营养调控分子机制,建立猪营养抗病原理和技术,提高猪只疾病抵抗力。二是弄清西南区生猪重要疫病病原分子致病与免疫机制、研制猪重大疫病快速诊断试剂与新型高效疫苗,建立生猪养殖生物安全体系。
协同创新更需勇气
“中心将在未来三年彻底突破制约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内部机制体制障碍和壁垒,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集聚和协同作用,打破学科、单位和区域界限,充分释放和激发学术活力,形成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促进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效运转。将以市场和政策为驱动,在政府和大学科研院所投入的基础上,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通过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形式同企业展开深度合作,融入企业民间资本投入,形成‘投入→运行→产出→应用’四个环节联动的协同运行新机制。”这是中心对未来三年的规划。
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新鲜事物,它必定面临人才队伍体制、成果分享机制等不少新问题。正如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谭金芳所说“把这么多人集合到一起,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在中心持续干下去?”
面对问题,唯有执着向前方能寻找突破。改革,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