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蜂农驻园成破局关键!四川猕猴桃授粉逃离“人海战术”

2025-09-15 10:27:47作者:袁宇君 吴东方 来源:管理学院 点击数:

  

“大家试想,面前摆着两种猕猴桃,一种是人工授粉的,一种是蜜蜂自然授粉的,你觉得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会选哪一种?”9月11日,成都市蜂业学会蜜蜂授粉猕猴桃效果总结及培训会上,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张社梅抛出问题。

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省猕猴桃种植面积达75万亩,年产量约53万吨,是我国猕猴桃生产第二大省、全国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生产基地。但在成都、邛崃、崇州、彭州等四川猕猴桃主要产区,种植户依然更依赖劳动密集型的人工授粉,而非蜜蜂授粉。

4月,蜜蜂为猕猴桃花授粉。受访者供图

人工授粉是通过人类主动干预,将植物雄蕊上的花粉转移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在四川,授粉工人用毛笔、棉签、授粉刷等蘸取花粉,逐个涂抹到雌蕊柱头。蜜蜂授粉是利用蜜蜂的天然觅食行为完成的授粉过程,属于虫媒授粉的核心类型。两种方式操作得当,都能成功授粉,但人工授粉效率低、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积作业。

蜜蜂授粉明显有利于水果种植提质增效,为啥不流行?四川蜜蜂授粉技术推广碰了哪些壁?成都市蜂业学会、成都市畜牧兽医学会、邛崃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四川省高新技术蜜蜂研究所、四川邛崃蜜蜂科技小院、四川健生堂农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在邛崃开启深入研讨。

痛点分析:授粉思路一时难扭转,多处症结待破

四川邛崃蜜蜂科技小院与成都市猕猴桃产业发展联合会等单位的专家,经过多年调研后发现,在猕猴桃种植过程中,蜜蜂授粉技术难以推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果农长期依赖人工授粉,转换技术面临较高风险。尽管人工授粉成本不菲,但其授粉成功率高、经济效益相对稳定,使得不少种植户望“蜂”却步。相比之下,蜜蜂授粉受花期短暂(仅3天左右)、环境因素复杂等影响,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加上缺乏直观的成本收益数据支撑,不少果农不敢轻易尝试。

其二,果农不清楚蜜蜂授粉技术要点,也不会养蜂,操作不当导致蜜蜂授粉率受到影响。果农只是将蜜蜂买来放在田间地头,没有进行蜜蜂授粉前的准备,使得蜜蜂授粉率大大降低。蜂群密度与猕猴桃种植规模配比不恰当,导致蜜蜂授粉效果不佳;果农不懂养蜂技术,导致蜜蜂大量死亡,授粉率受到影响。

其三,蜜蜂授粉的猕猴桃在市场上不能被识别出来,没有卖出更好的价钱。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的猕猴桃价格没有差别;由于市场价格机制、消费者认知、产品标识等因素,使得蜜蜂授粉的猕猴桃并未卖出其应有价格。

“市场价格机制的完善需要时间,但对前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对症下药。”省蜂业管理站高级畜牧师赖康说。

破局之路:化信任危机为花期陪伴,养蜂人住进猕猴桃果园

针对果农“不会用蜂、不敢用蜂”的现实困境,四川展开积极尝试。邛崃文笔山村村民李成磊便是转型中的典型代表。从2006年前后开始种植猕猴桃,到如今成为丰阳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辖200多亩东红猕猴桃,他的授粉管理历经3个阶段。

一开始,他跟普通种植户一样,采用人工授粉。200亩的果园,光是买花粉、请授粉工人,每年大概要花20万元。“花钱就不说了,年轻人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村里请工难大家都懂。”李成磊说。

约2015年,他初尝蜜蜂授粉。最初以为“把蜂箱放进果园”就能一劳永逸,却很快遭遇信任危机——合作方提供的蜂群数量逐年缩水,导致授粉效果急剧下降。

经此教训,李成磊选择与本地信誉良好的沈彬养蜂场建立稳定合作。沈彬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蜂大户,不仅承诺蜂群数量充足,还在花期每天驻守果园4-5小时,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几乎成了果园的“临时住客”。

“2亩果园租用一箱蜜蜂,全园花费2万元,仅人工授粉的十分之一,还不用人把花朵扒开,蜜蜂自己会识别哪朵花开得旺盛。”李成磊说,这种蜂农驻园的模式极大增强了授粉操作的可靠性和专业性。

畅想未来:蜜蜂授粉有望成为川果提质新引擎

稳定的蜜蜂授粉为李成磊带来显著回报:他的东红猕猴桃亩产能稳定在3000斤以上,风调雨顺的大年能达到4000斤以上,且个头、甜度、口感明显提升,成功外销进入陕西高端商超品质水果供应链。

李成磊种植的猕猴桃。受访者供图

“可以明显看到,在上述案例中,种养两端信任关系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加强,种植户和养蜂人做好自己本职的信心和决心也日益稳固。”张社梅对案例进行了细致剖析。

放眼全川水果产业,盆地晚熟柑橘、攀西晚熟芒果等产业带已初步形成,发展出优质甜樱桃、梨、李等特色水果生产区,全省常年水果总面积达1200万亩以上,总产量超1100万吨。

与会专家认为,蜜蜂授粉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推动川果产业向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四川农业大学等省内专家已总结出一套成熟的蜜蜂授粉服务方案:自2018年起,定点为50亩到2000亩不同规模果园提供定制服务。

过程中全过程管理,涵盖授粉前的果园准备(如调整雄雌花花期、搭建饮水点)、授粉中的蜂群饲喂与监测、授粉后的蜂群养护;同时,针对种植户关心的不扒花技术、花期花腐病防治等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花期陪伴,确保授粉过程万无一失。

“未来,我们计划将这套方案推广到全省猕猴桃主产区,并逐步拓展到柑橘、梨、李等其他水果品类,通过蜜蜂授粉技术的革新,助力川果品质再提升,让更多四川优质水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赖康希望,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市场体系的完善,蜜蜂授粉将成为川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校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
    学校举行2025级
  •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调研四川东坡永丰水稻科技小院
    全国政协副主席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5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