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聚焦民生保障与社区发展,助力生态与经济协同进步

2025-08-28 16:30:55作者:李林蒿 来源:经济学院 点击数:

  

为持续跟踪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民生保障状况,深入了解园区内自然教育、入口社区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成效,2025年8月18日至8月26日,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研究团队赴雅安市、阿坝州10余县域,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园区“原住居民生计资本变化”“民生保障与生态补偿政策需求”等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与监测活动。

多方访谈探实情,政策研究与田野实践相结合

调研组通过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资料查阅等多种形式,与县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及村社区代表进行深入交流,重点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社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落实与实际成效。团队不仅关注宏观政策执行情况,更聚焦微观主体的真实需求与反馈,为完善国家公园相关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与决策参考。

图1 调研组在茂县与地方主管部门开展访谈。郝天一 供图

团队分别与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业务主管部门举行座谈与深入访谈,围绕原住居民生计转型、生态补偿机制、自然教育推进等议题展开讨论。结合学科优势与实地观察,调研组积极为地方生态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调研组深入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开展一对一问卷访谈,详细了解原住居民在生产生活、政策受益、生计转型等方面的现实状况与需求变化。通过追踪农户样本,团队进一步掌握了国家公园建设对当地居民生计资本与生活水平带来的实际影响,为评估社会经济效益变化积累详实数据。

图2 调研组成员在荥经县开展农户问卷访谈。姜秋睿 供图

自然教育与社区融合:绘制生态富民新图景

调研期间,团队重点关注了各县自然教育实践和入口社区建设情况,收集了多项地方政策文件与实施案例,如《石棉县自然教育规划》《荥经县全域自然教育行动计划》等,为研究生态价值转化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地方经验。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文化内涵,也为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区域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撑。团队成员郝天一在实地调研后讲道:“自然教育不仅是生态理念的传播,更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纽带。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深切体会到其如何切实带动居民参与并从中受益。”

团队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开展生态安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成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强调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刻画了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使“绿水青色就是金山银山”的宝贵发展理念深入民心,并呼吁当地居民携手共进,一同绘制大熊猫国家公园产业绿色转型与生态环境安全相协调的崭新画卷。

图3 调研组在汶川县耿达镇龙潭村实地走访。姜秋睿 供图

实践出真知,一线察实情。本次调研不仅深化了团队对国家公园社会经济效益的认识,也为后续政策研究与学术分析奠定了扎实基础。团队成员在走访中锤炼了专业能力,增强了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相关研究,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民生共赢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校领导班子2024年度考核获评优秀
    校领导班子2024
  • 党委中心组(扩大)暨中层领导干部会召开
    党委中心组(扩
  • 烽火岁月淬精神 兴农报国创未来 我校师生认真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烽火岁月淬精神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