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情系三农-国医卓牧联盟”实践团队深入广元市昭化区清水镇,开展为期二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秉持“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理念,聚焦畜牧产业痛点、投身基层治理、倾听民情民意,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签约赋能,共筑校地合作新篇
实践伊始,团队迅速融入当地。抵镇首日,即协助举办“安全生产进家庭”活动,布置会场、引导村民、学习演练急救技能,筑牢乡村安全基石。实践核心突破发生在校地合作座谈会上。在昭化区科协主席焦春文主持下,清水镇党委书记张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皓详细介绍当地以蛋肉鸡(尤以树丰村“天府肉鸡示范村”为亮点)为特色的畜牧产业现状与科技需求。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宋三多提出共建实习基地的构想,强调其为培养即将入学的16个小班(多为城市户籍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平台。座谈会后,清水镇政府与动物医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教师舒刚、王娅、何冉结合“情系三农”项目十年经验,共绘技术帮扶与人才共育蓝图。此外,团队于7月15日赴昭化区档案馆,严谨协助完成清水镇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专项审核,严格依据“三龄两历一身份”标准核验材料200余份,解决疑难问题,夯实组织人事管理基础。
科技惠农,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团队深入产业一线,精准把脉、送技下乡。在树丰村黄羽肉鸡场,场主张叔揭示“肠炎伴随球虫感染”的高致死率困境,团队针对性提出“饲料渐进更换+饮用水净化”防治方案。实地考察广元珍福达农业有限公司现代化蛋鸡场,其五谷饲料喂养、智能化分拣系统及高品质鸡蛋展现了标准化生产优势;在肉牛养殖场,王娅教授现场为饲养员解决牛只消化障碍问题,指导科学投喂与健脾药物使用。松梁村猕猴桃园调研中,种植户张叔坦言根腐病与干旱导致减产之忧,团队详细记录病害特征,计划联动学院专家攻关。为响应村民迫切需求,团队在赶集市场开展“夏季畜禽健康行”公益活动,发放《夏季高发疫病防控指南》200份、急需兽药(阿维菌素粉、硫酸黏菌素等)1200余包,现场解答养猪户用药剂量、养鸡户“鸡白痢”防治等具体问题,获赞“实用解渴”,并据此策划村级实操培训以满足“技术进村”呼声。
乡土情深,青春答卷映照初心
团队走访永宁农贸市场兽药店,聆听店主坚守三十载、边备考执业兽医资格证边呼吁青年投身行业的期盼;在普贤村,与留守老人们深入交流,深切感受“年轻人外出,老人养鸡鸭只为贴补家用,扩大规模有心无力”的产业转型之困。这些鲜活见闻凝结成《聚焦现代乡村特色产业现状及发展概况——以昭化区清水镇为例的调研报告》。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宋三多总结道:“此次实践是高校连接乡村的生动课堂,同学们在此读懂国情民情,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实习基地落地,让青春助农的种子在清水沃土生根发芽,结出丰硕成果。
未来,学院将以深化校地合作、落地实习基地为纽带,让今日在清水沃土播下的科技兴农之种,在持续的耕耘中破土抽芽,最终成长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参天大树,在时代赋予的广阔天地间,续写新时代农科学子服务国家战略、投身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