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多元路径中生长的基层力量:川农大学子探寻班组队伍建设奥秘

2025-08-26 14:48:43作者:李枫、徐婧恩、杨书云;供图:徐婧恩、郑博亚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点击数:

  

在四川省财贸轻化纺企业的生产一线,基层班组长如何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向奔赴”?近日,受四川省总工会委托,四川农业大学“青梦载新芽・新芽力场”社会实践团队在贺国荣、陈娟两位老师带领下,深入泸州老窖、五粮液、中蓝晨光、成都生物等企业,开展了为期12天的深度调研。团队围绕班组长这一关键基层群体,分组访谈22位班组长、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及工会干部,形成812分钟访谈对话与17万余字记录,解码川企班组人才建设的创新密码。

image.png

图 为“青梦载新芽·新芽力场”团队对泸州老窖班组长何旭进行访谈

image.png

图 为“青梦载新芽·新芽力场”团队对中蓝晨光班组长万明同进行访谈

image.png

图 为“青梦载新芽·新芽力场”团队对中蓝晨光班组长张俊华进行访谈

image.png

图 为“青梦载新芽·新芽力场”团队对成都生物企业进行调研

调研数据显示,企业正以“多元路径、协同赋能”模式破解基层人才发展难题。

在发展通道上,企业构建多维路径并实行公开竞聘机制,给予班组长充分的发展机会与空间。调研企业均为班组长提供多通道职业发展路径,“P(专业)+M(管理)”双序列发展模式较为典型。同时,内部招聘采用公开竞聘方式,不拘一格用人才,为实现人岗适配、促进员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如泸州老窖李亚东入职一年后破格晋升班组长,五粮液杨硕在企业才艺展示活动中被发掘,从研发岗转入擅长的勾调岗位并快速成长。

在能力培养方面,企业通过 “师带徒”、竞赛、实训、外部交流等方式强化班组长的“德”“技”培育。班组长能力提升是各企业关注的焦点,它们结合“师带徒”传统与竞赛、实训等培养机制,紧扣实战,持续提升班组长专业能力。同时,采用“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员工视野,推动工作创新。

工会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会积极联动企业,从落实劳动保护细节到完善薪酬协商机制,全方位回应班组长合理诉求,切实为职工权益保驾护航。围绕提升班组长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等核心需求,工会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助力班组长成长,为企业基层管理注入活力。

image.png

图 为“青梦载新芽·新芽力场”团队合照

亲历调研全程,团队成员深受触动:“基层建设没有标准答案,唯有拓宽发展通道、扎牢培养根基、织密保障网络,才能让每个平凡岗位迸发向上的力量。”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鲜活经验,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让“实干者有奔头”是促进员工和企业发展的真理,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实践调研让他们对未来走向社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目前,团队正紧锣密鼓地系统梳理调研成果,致力于提炼可推广的基层队伍培育方案,为四川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智慧。当青年视角与企业管理实践深度碰撞,一条凝聚共识、激活潜能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正愈发清晰。(作者:李枫、徐婧恩、杨书云;供图:徐婧恩、郑博亚)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卢艳丽教授团队发现蓝光受体:调控玉米“催花”突破光周期限制,推动热带优良基因“温带安家”
    卢艳丽教授团队
  • 卢艳丽教授团队发现蓝光受体:调控玉米“催花”突破光周期限制,推动热带优良基因“温带安家”
    卢艳丽教授团队
  • 我校团队成功研发治疗浅表创伤及骨骼肌炎症的给药递送系统
    我校团队成功研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