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川农学子深扎川蜀​田野,智慧解码科技助农痛点

2025-08-19 09:33:26作者:熊思雅 来源:管理学院 点击数:

  

7月15日至7月29日,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绿野梦想家之智耘助农团”聚焦“天府粮仓”建设中智慧农业技术“落地难”痛点,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深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遂宁市安居区等多地农区开展实践。此次实践旨在通过成本分析、资金配置优化等专业视角,系统探寻不同类型农户技术采纳困境的破局路径,以财务专业智慧赋能农业现代化,助力破解技术推广中的经济瓶颈。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三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棚 罗婧雯供图

实践期间,团队通过走访30余个村落、回收400余份问卷及开展70余次深度访谈,结合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精准梳理出当地智慧农业技术推广的核心问题:小规模农户受限于资金周转能力,对技术使用成本敏感度较高;规模种植户更关注技术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匹配度,重视成本回收周期;特色农业经营者则期待通过农旅融合实现价值链延伸,需配套财务可行性分析的综合方案。

“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我们希望用成本核算、资金规划的知识,让技术推广方案更具经济可行性,真正帮农户算好‘经济账’。”团队成员罗婧雯在成果汇报会上表示。队员梁瑶瑶也分享道:“调研中发现,农户对技术的犹豫多源于‘投入怕亏’,这更让我们意识到,用专业能力帮他们厘清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是技术落地的关键一步。”

图为团队成员与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官员交流 罗婧雯供图

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对团队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报告从财务视角提出的解决方案“专业且务实”,为破解当地智慧农业推广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辑庆镇狮子村村长张大志特别认可农机共享服务的建议:“这个方案把成本摊薄了,小农户也用得起技术,账算得明白,我们信得过。”当地希望与学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落地,让更多创新技术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实效。

图为团队成员与受访者合影 刘家璐供图

此次实践成效显著,不仅形成3万余字的调研报告,探索出“高校财务专业支撑+政府政策引导+农户实际需求”的协同服务模式,更获得县级以上表扬信及采纳信共6封。管理学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团委副书记张婷雯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此类实践,让管理学院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深化“专业服务三农”的认知,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财务智慧与青春力量。(熊思雅)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卢艳丽教授团队发现蓝光受体:调控玉米“催花”突破光周期限制,推动热带优良基因“温带安家”
    卢艳丽教授团队
  • 卢艳丽教授团队发现蓝光受体:调控玉米“催花”突破光周期限制,推动热带优良基因“温带安家”
    卢艳丽教授团队
  • 我校团队成功研发治疗浅表创伤及骨骼肌炎症的给药递送系统
    我校团队成功研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