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农业大学学生会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兴中华之农事”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宗旨,以四川省学联学生会组织建设“联力计划”为统领,深化组织改革,构建“知农-兴农-强农”三维育人体系,通过思想引领、实践赋能、创新驱动,团结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勇担先锋,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播撒“知农”种:
以思想铸魂厚植强农初心

理论武装夯实“农”之根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分层分类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用“小视角”讲透“大道理”。校学生会临时团支部联动25个学院学生会,制度化开展专题学习会、读书分享会、示范性团日活动等,覆盖超万余人次。创新实施“雏英计划”“菁英计划”,将学院学生会工作人员纳入体系化培养,让“学农知农爱农”成为青年骨干的思想自觉。
主题教育擦亮“农”之底色。紧扣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精心打造“青春铸魂”“强国会客厅”等10余个特色教育品牌。创新构建“田间思政课”育人模式,邀请水稻专家、新农人校友开设“稻香讲堂”,以育种故事、田间实践等内容,培育知农爱农情怀。以“强农有我”技能竞赛、耕读文化展等为载体,推动理论学习与农业实践深度融合,让“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信念成为青年共识。
锤炼“兴农”技:
以精准服务夯实成长基石

学业帮扶筑牢“农”之根本。聚焦学风建设核心需求,打造“我是学习排头兵”服务矩阵。持续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月、期末复习直播、四六级考试“加油站”“筑梦研途”等活动,常态化管理上千张考研自习室座位,设置爱心加油站,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联动25个学院开展“勤学笃志,四六同行”“心随耳动,朗读打卡”等活动,让“学好农科”成为青年奋斗的鲜明导向。
实践深耕磨砺“农”之技能。举办“农创杯”创新创业大赛,设置“智慧农业”“乡村旅游规划”等赛道,联动四川雷波等县域举办农创设计大赛,吸引万余名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组建“科技支农先锋队”,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让青年在实践中感悟“自找苦吃”的使命担当。

校园文化厚植“农”之情怀。联合学院、社团、艺术团等打造大众化、互动式文体美育品牌。举办“百年川农”校史主题晚会、“金银桐”三大赛事、“阳光下的川农”趣味运动会、“荧光夜跑”等精品活动,年均覆盖近10万人次。毕业季“拾梦前行”歌会、迎新季“新生百问”等全周期陪伴活动,融入“三农”元素,让“爱农兴农”的情怀在文化浸润中自然生长。
丰实“强农”果:
以改革创新凝聚奋进合力
“瘦身健体”提升组织效能。持续深化改革,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要求,校学生会主席团缩减至5人,工作部门精简至6个,工作人员精简至46人,学生满意度测评分由改革前的77.07分增长至现在的97.89分,增幅达27%,高质量通过全国学联改革评估。制定《学生会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严把“政治关、学业关、能力关、作风关、群众关”,狠抓作风建设,塑造清新阳光组织形象,全员学业成绩位居年级前30%,其中超过50%的学业成绩位于年级前10%。
“多级联动”汇聚育人合力。构建“校、院、班”三级下沉联动体系,推行“因事用人、事完人散”项目化志愿者招募模式,实现“小机构、大参与”。对内协同校团委、研究生会、艺术团、社团等校内组织,对外拓展校地、校企联动,与100余所兄弟院校开展交流30余次,联合新希望、伊利等企业举办农创活动,让强农力量在协同中倍增。
“权心为你”夯实权益保障。构建“主题活动+座谈调研+问题跟进+定制服务”的“四位一体”维权网络,运营“学生权益君”“青年树洞”“i川农‘我要吐槽’”等线上平台,诉求响应率100%;开展“每月权益日”“走进食堂”等活动,推动解决食堂优化、实践保障等急难愁盼问题近千项。学代会提案工作获全国学联点赞,让青年学子在安心求学中专注强农事业。

站在新起点,四川农业大学学生会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持续念好“农”字诀,握紧兴农强国“接力棒”,以改革创新的锐气、服务同学的真情,团结带领广大同学传承弘扬“川农大精神”,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实践中,跑出青春强农的加速度,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