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机”扬红韵实践团童程启智分队在雅安市雨城区多个社区开展的暑期实践活动圆满落幕。活动以编程教育为核心纽带,巧妙融合多元内容,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在华兴街社区,编程思维渗透于多样活动中。“科技启蒙,童程启航”主题科普活动中,志愿者讲解智能小车结构原理并指导搭建,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初探机械与编程逻辑的关联;而领略祖国河山风采的环节,为后续用编程创作地理主题作品埋下伏笔;折纸体验则锻炼了与编程操作相通的精细动作与空间思维。

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长城 摄/苟体淞
东大街社区的课程体系以编程为线索串联。趣味编程课上,孩子们用Scratch解锁游戏逻辑,提升逻辑思维并反哺科学实验课的探索能力;历史科普与红色故事学习,为编程作品注入红色主题灵感,如制作革命历史场景的互动程序;白族扎染、红军包制作等传统手工艺体验增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编程中的创意设计环节相互启发。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操作scratch 摄/游昊月
上坝路社区的Scratch编程夏令营是编程教育的集中展现。孩子们从初识模块到独立创作《月球登陆计划》《诗词小考官》等作品,平均代码量达初期5倍,85%的孩子能独立完成核心功能开发。这些作品不仅是编程技能的体现,更融合了科学探索、文化知识等多元内容,实现了编程与跨学科学习的深度结合。

志愿者向孩子们展示scratch 摄/付鹏圣
此次实践活动以编程为核心,将科技、文化、红色教育等元素有机融合,既提升了孩子们的编程技能与逻辑思维,又培养了其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怀,获得家长们的高度认可。未来,“机”扬红韵童程启智实践分团将继续优化以编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让更多孩子在数字时代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