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8日至22日,由共青团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儿童自然说志愿服务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小星火”志愿服务队联合举办的“星育青鸟 红绸映梦”夏令营在雅安烈士陵园“小星火”服务站成功举办。29名来自雨城区各小学的儿童,在15天的时间里,以“竹”为特色主线,在红色圣地沉浸式体验了一场融合思想引领、科学探究、文化传承与动手实践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成长之旅。
创新实践模式,“竹”主题串联五育课程
夏令营创新课程形式,将“竹子”与红色双核心元素贯穿全程,打造主题鲜明的实践育人体系。课程涵盖“祖国在我心”“红色文化——听说读写”、“竹够有趣”、“竹够文化”、“竹够生态”等丰富内容,辅以“趣味地理”、“模拟法庭”、“手工大作战”等趣味课程。其中,“竹子主题”系列课程作为亮点,如一条绿色丝线,将各环节知识点有机串联,形成生动的“竹林长卷”式学习体验。

图/夏令营学员展示竹文化绘画作品
践行育人理念,多维实践促成长
本次夏令营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育融合”为导向,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生态德育与智育方面,通过环保主题课程深度聚焦“以竹代塑”理念。在自然智育、美育与体育方面,创新将课堂延伸至陵园后山竹林的新模式:孩子们手持观察表实地探究竹结构特征,课堂同步融入“竹简制作”文化体验,让孩子们亲手实践“削竹—杀青—编简”流程,诵读经典,感悟竹文化的精神内核,实现自然科学探究与传统人文熏陶的有机统一。在综合实践与劳育方面,精心设置多元化场景锤炼核心素养:“模拟小法庭”学员在思辨交锋中锻炼逻辑思维与表达力;“小吸管‘搭’世界”科技课鼓励利用竹吸管进行创意搭建,激发创新潜能;“指尖非遗”剪纸活动则引导孩子们剪出寓意吉祥的图案,体验传统手工艺之美;特别在红色教育基地,孩子们担任“小小解说员”,用童声讲述红军解放西康历史,并通过献花敬礼等庄重仪式,将爱国情怀与红色精神的传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志愿者正在授课
活动成效显著,五育之花齐绽放
丰富多元的实践课程有效提升了儿童的综合素养。孩子们不仅系统学习了竹子的生态价值、科学特性与文化内涵,更在实践中显著增强了环保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动手创造能力及语言表达水平。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与亲身参与仪式实践,孩子们对家国历史的认知更加深刻,爱国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自觉将传承红色基因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成长过程。竹林间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都成为其德智体美劳全面“拔节”生长的坚实台阶。

图/学员展示竹简绘画作品
结营见证成长,红色沃土育新苗

图/“七彩假期”队伍儿童自然说队员与学员合照
7月22日下午,结营仪式在烈士陵园解放西康广场举行。雨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感谢信中高度评价活动成效:“感谢‘小星火’志愿服务队与儿童自然说团队创新实践育人模式,让孩子们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既铭记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又拥抱绿色理念,启迪生态未来。”夏令营虽已结束,但以“竹”育人的故事仍在延续。烈士陵园的每一棵翠竹,都见证了这群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拔节”的成长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