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20日,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白鸽传‘信’”团队“鸽羽织星”分队深入绵阳市游仙区太平村,成功举办为期14天的特色夏令营。团队精心设计“三色课程”体系,融合蓝色信息科技、绿色生态环保与红色爱国教育,并开展“天府粮仓”科技助农实践,为乡村儿童奉上多彩暑期体验。
信息赋能:启蒙编程新思维
编程是当今流行的课程分类,代表着科技前沿和发展方向。党和国家大力提倡信息技术在青少年中的推广和教学。“鸽羽织星”分团队积极响应号召,结合现有条件,以启蒙、开拓为目的,依托青少年编程软件sratch,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信息课程。在课程中,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展示了“搭积木式”的编程代码方法,用“拼出”的代码让主角小猫随着我们的鼠标动起来、让小猫说你好、让小猫变大变小,用极具乐趣的游戏抓住小朋友求知的眼神。

志愿者在进行scratch授课
环保先行: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在新时代建设绿色中国的进程中展现了极大的生命力。如何建设好美丽乡村,需要环保先行。“鸽羽织星”团队结合实际,推出“绿色”系列课程,志愿者老师通过介绍党和国家的环保政策和绿色实践,利用视频展示污染和过度人类活动的危害,并身临其境地用身边的事例教小朋友们:环保从身边做起。课堂上,小朋友们表现踊跃,逐步建立起环保意识,从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点点滴滴做起,誓言要守卫好家乡的绿水青山。

志愿者在进行环保授课

小朋友们正在合唱
红色传承:厚植家国情怀
红色是鲜红的颜色、革命的底色,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一环。志愿者们依托老成昆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英雄事迹,结合相关歌曲,设计了《歌声里的成昆》,红色音乐主题教育课程。伟大的建设者们用生命铸就劈开大山的铁流,用血汗与生命诠释成昆精神的内核。从文字的生动描述到影片的直观展现,都表达着伟大的建设者们用生命铸成劈开大山的铁流,用血汗与生命诠释成昆精神的内核。每一个黑白的画面都成了心灵的链接,拨动孩子们爱国的那条心弦。所有的情愫最后都流向那一首“阿普的思念”,孩子们站在桌子上,将汹涌的爱国情怀大声唱了出来。
助农实践:科技赋能天府粮仓
结合四川农业大学农业学科底色,团队在夏令营过程中还开展了加强粮食安全的教育课程,解密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进,建设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故事。志愿者用动画展示与模型演练解密都江堰的作用原理,科普现代科技造就的三峡大坝水利工程对粮食种植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向同学们介绍“惠农网”和“天天学农”等农业APP,可以看视频学技术,解决农作物病虫害识别,让科学技术渗透到农户们的农耕生活。

志愿者正在介绍天府粮仓
7月20日,为期14天的乡村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拓宽视野、启迪心智,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回报社会、历练成长的宝贵平台。十四天耕耘,知识播种心田;三色育人,梦想照亮未来。团队表示将持续投身乡村教育振兴,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更多科技兴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