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发布)四川农业大学携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新探索

2025-07-30 15:18:04作者: 来源: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点击数:

  

项目式学习赋能劳育 创新模式喜结硕果

近期,四川农业大学与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川大附中西区)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深度探索劳动教育创新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天府粮仓”劳动与科技教育主题基地,为破解城市校园劳动教育难以有效开展的难题提供示范性解决方案。

川大附中西区的“天府粮仓”劳动与科技基地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实践平台,占地3亩,配备温室大棚、智能灌溉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站等现代化设施,划分出“种植田—蔬果区—药草园”三种功能分区。基地引入“好朋友种植法”、鱼菜共生系统等技术,设有香草花园、酵素制作、土壤改良、堆肥发酵等实验区和展示区,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围绕基地,双方合作开发了15门跨学科课程,其中《天府粮仓:仓廪实而知礼节》《都江堰:古代水利的黑科技》《鱼菜共生实验室:共生超能力大揭秘》《香草花园:可食和疗愈的童话世界》等4门课程由双方教师共同授课,覆盖生物、化学、地理、历史、建筑、信息技术等学科,构建了“理论认知—实践操作—创新转化”的完整学习链条。

据川大附中西区副校长杨培江介绍,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真实情境中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地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深度理解和综合素养提升。此外,项目式学习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学生完成的作品,如香草精油、古法酱油、文创产品等可在各类展览和比赛上进行展示,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川大附中西区与四川农业大学开展的项目式学习为学科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高校导师负责提供前沿技术指导,中学教师侧重教学设计与过程管理,使基地既是劳动教育实践场,也成为科研的延伸平台。双方还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图谱,学生可以在项目式学习中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自身的综合思维能力。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陈学伟教授团队揭示植物平衡耐热和抗病新机制
    陈学伟教授团队
  • 园艺学院杜晓教授团队揭示茶多酚参与肿瘤化疗的增效减毒新策略
    园艺学院杜晓教
  • 我校团队揭示高碘酸盐去污新机制  助力保护农业水环境
    我校团队揭示高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