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袁宇君)正值春耕春播的好时节,田间的大豆玉米怎样了?4 月 21日,记者从省作物带状复合种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连月来四川高温少雨天气持续,遂宁、广元、广安、内江部分地区出现春旱,已对大豆玉米造成播种时间推迟、幼苗生长受抑、地下害虫早发等不利影响。
全省来看,3月平均气温12.0℃至12.5℃,较常年同期(11.5℃)偏高,甘孜州西南部、凉山州西部、攀枝花市平均降水同比偏少二至四成,省内其余地区平均降水偏少一至二成。
春旱来袭,各地大豆玉米生产情况如何?记者跟随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方区域高产栽培岗位科学家雍太文教授团队,通过实地调查与电话连线、网络问诊等方式,针对仁寿县、安居区、射洪市、蓬溪县、大英县等重要大豆产区进行了调研。
“墒情不足,丘陵春玉米播种推迟。”在眉山市仁寿县珠嘉镇棚村村,该县农技推广站站长孙万军告诉记者,该县春玉米占全年玉米种植面积60%以上,部分区域前茬蔬菜因冬季持续低温无法按时收获,导致后茬大豆、玉米播期推迟。
遂宁市大英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与园区发展股负责人陈彬在电话中透露,当地部分春播玉米出苗后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势弱,部分质地偏砂、保水能力较弱地块已出现玉米幼苗叶片因高温灼伤而萎蔫发黄的现象。
此外,春旱还导致已播种田块出苗不齐、缺苗断垄严重,个别地方因播种后遭遇短时暴雨导致土壤板结、出苗困难。
日前,四川省水利厅召开抗旱减灾保春灌专题会,提前谋划春灌高峰期用水保障,“一县一策”“一库一策”调优供水保障方案;“一库一策”制定蓄水保供方案,为迎峰度夏预留充足水资源;统筹抓好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推进渠系联通、大中小微配套水利工程建设。
“仁寿县当前在高效利用黑龙滩灌区春灌水资源、加紧建设提灌站、渠道的同时,积极使用地膜保住土壤墒情,使用地膜覆盖的玉米大豆面积已达10万亩。”孙万军说。
与仁寿一样,大英县、安居区等地也在积极抽水保墒,并鼓励种植大户开展水肥一体化建设,力求今年全县水肥一体化建设面积达5万亩。“从4月中旬开始加强宣传督导,积极动员利用小型抽水设备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开闸放水,采取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增强抗旱能力,秸秆覆土保湿等主要措施。”陈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