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近期,党建网约请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理论解读文章,以期提供有益的学习与参考。
作风建设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向全党宣示了作风建设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抓到底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全党上下要保持定力,坚持零容忍持续纠治“四风”,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坚持零容忍持续纠治“四风”,要从思想上廓清迷雾。“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首先要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四风”的危害。“四风”问题的本质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内存在的其他很多问题都是与“四风”有关或者说都是由“四风”衍生出来的。同时,要旗帜鲜明地对当前一些错误认知“亮剑”,廓清思想上的迷雾。有的人认为作风建设抓了这么多年、已经严到位,可以“歇歇脚”了;有的人认为作风积弊根深蒂固,难以根除,“没必要抓了”;有的甚至宣扬“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与己无关论”;等等。对于这些错误的认知和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与之坚决斗争,决不能有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怯场怯阵。
坚持零容忍持续纠治“四风”,要从行动上一严到底。只要“四风”问题病根未除、土壤还在,就要保持“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增强“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不能“只打雷不下雨”、更不能“雨过地皮湿”,必须坚持一严到底,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狠刹歪风邪气。通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四风”问题在面上有所收敛,但并没有绝迹。“有的‘四风’问题改头换面、花样翻新,出现了各种变异。”隐形变异问题犹如倒树之根、蛰伏之蝉,稍有松懈,就会死灰复燃,是“四风”反弹的风险点,也是纠治难点,必须深挖细查。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善于穿透表象把握本质,严防严纠“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快递送礼”,以及奢华装修楼堂馆所、借调研考察和教育培训名义公款旅游等问题。哪怕不正之风有千般变化,也要下决心揪出来,使其无所遁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释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要在同查同治上下功夫,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实现“由风查腐”“由腐纠风”的双向突破。
坚持零容忍持续纠治“四风”,要从制度上抓出“长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作风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要从制度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绳锯可断木,滴水能穿石。持续深入纠治“四风”,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向制度建设要效能。要把查处“四风”问题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取得更大成效。“四风”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易反弹变形,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级“四风”问题表现往往有所不同,要坚持精准施策、精准纠治,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巡视巡察整改“回头看”等方式,巡堤检修、培土加固,推动有关地区和部门完善规章制度,做好做实“四风”整改“后半篇文章”,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良性互动,以制度治理效能实现“四风”纠治久久为功。
(作者系四川省纪委监委驻四川农业大学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纪委副书记,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