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遇见羌都:川农赴北川 羌汉合韵长

2025-02-14 20:50:33作者:赵磊 杨诗蕴 来源: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点击数:

  

1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溯文探源团队秉持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组成实践小队前往该地考察。团队在欣赏和感受羌文化的同时,以羌文化为切入点,宣传和推广其独特风俗,探寻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机与发展。

碉楼映晚辉 羌调古梦回

羌族文化历史悠久。在实践中,溯文探源团队学习如今羌文化创新发展的方式和路径,寻找民族文化融合的可行方案。1月9日晚,团队抵达北川的羌城——巴拿恰,1月10日展开调查。古城街道车水马龙,古堡碉楼历久弥新。团队成员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品尝当地美食,研究羌族特色建筑物,采访当地居民,从居民口中了解羌族习俗。沧桑古朴的特色建筑与深远悠久的民族文化,吸引着实践团队进一步探索独属于羌族的美。

羌风入童梦 文化传薪火

当日上午,溯文探源团队怀揣着传承与弘扬羌文化的满腔热情,与北川大鱼云海妈妈农场公益项目合作,为北川乡村困境儿童带来一场分享。抵达农场后,实践成员并未急于开展宣讲,而是与农场内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场亲切的小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欣喜,羌族小朋友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当地民族构成的特点,更让成员们意识到此次宣讲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有着深远意义。

宣讲正式开始,团队成员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将羌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绚烂多彩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一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互动环节,孩子们的热情彻底被点燃。问题刚一抛出,小手如林立般举起,甚至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地直接抢答,稚嫩的声音中充满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这次活动,远不止是一场简单的宣讲,它是一次文化的深度交融,是一场心灵的美好相遇。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触摸羌绣魂 洞悉羌民情

当日下午,团队前往云珍羌绣生活体验馆,了解体验羌绣这一非遗文化,并请教馆内的羌绣老师,老师一边细心教我们羌绣针法,一边将她与羌绣的渊源娓娓道来。据成员了解到,陈女士受家族影响,从小学习这一传统手艺,在招待游客的过程中,她发现这种作品深受游客喜爱,便萌生将羌绣发展壮大的想法。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羌娘开始着手羌绣。在汶川地震后的几年里,陈云珍往返于茂县、北川、平武等羌族地区学习交流技艺,为羌绣传承发展而奔走。陈云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于2014年成立云珍羌绣专业合作社。2017年,她创立伊珎羌绣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动羌绣走出了大山。

“羌绣不仅是用来欣赏的,更要让它产生实用价值,让更多人通过这门技艺过上幸福的生活”,羌绣老师说。如今,合作社已经成型,羌绣也越做越好,在采访中提到,“民族文化不仅要传承,还要创新发展。”于是在馆内不再局限于放置衣服、腰带、鞋垫等日常生活用品,而是陈列出了各种各样的羌绣文化产品。从此次羌绣体验过程中,团队切实体会了羌民的非遗文化,是将羌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宝贵财富。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成员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更加坚定传承和保护羌文化的决心,同时也告诉成员们,世上无数的非遗文化正在璀璨发光,需要青年一辈去传承,去创新。新时代是属于青年一代的,需要青年在一次次社会奉献中投射出智慧与担当,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共同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优秀学生标兵】吴娜:“笨鸟”的华丽蜕变
    【优秀学生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