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农大实践团队赴董家埂镇小河村调研

2025-02-13 16:06:26作者:张语琪 来源:经济学院 点击数:

  

日前,四川农业大学“唤醒沉睡田”实践团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利用寒假时间,深入农耕一线,奔赴享有“天府粮仓”美誉的成都东部新区十万亩粮油园区——董家埂镇小河村,针对田长制的实施情况和推行成效展开深度调查与研究。

实践团队首先与董家埂镇的田长进行了深入交流。董家埂镇全面推行“田长制”,依托“微网实格”基层治理体系,将田长制工作与“微实网格”有效衔接,实现了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的网格化、全覆盖耕地保护监管机制。田长们详细介绍了“微网实格”铺密治理根基、“天地空一体化”数字管控精准洞察动态、精细化流程保障高效执行以及24小时巡查时刻严守防线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共同筑牢了田长制的坚实支撑。

随后,团队与四川嘉屹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展开了对话。该公司作为董家埂镇引入的专业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该负责人表示,田长制的推行有力推动了企业与农村的一体化发展,助力公司实现了规模化运营,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在耕地保护与农业生产管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外,实践团队还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们倾心交谈。自田长制推行以来,村民们普遍反映耕种便利显著提升,作物收成喜获增长。他们对田长制的实施成效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对未来农业发展充满信心。团队悉心聆听,将农户们最质朴的心声与珍贵建议一一记录。

为全面了解董家埂镇小河村田长制的实施情况,实践团队精心编制了田长问卷,围绕农田生产与发展各维度深入调研。团队成员深入小河村的家家户户,悉心指导村民填写调查问卷。在细致交流中,团队全面了解了民情,并收集到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田长调查问卷和30多份村民调查问卷为后期团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深度剖析,团队发现董家埂镇在田长制的推行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田长制不仅有效遏制了耕地撂荒现象,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和“三农”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川农业大学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国情、民情,增强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此次“唤醒沉睡田”实践团队的深入调研,不仅是对董家埂镇田长制实施情况的全面梳理,更是四川农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学校2024年度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
    学校2024年度党
  • 【优秀学生标兵】吴娜:“笨鸟”的华丽蜕变
    【优秀学生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