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丰书记!今天我们有高品质蜂蜜上架……”近日,镜头里的彝家小伙子正热情开启新一场直播带货,他热情的话语让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的直播现场再次热闹起来。这位被粉丝亲切称为“小丰书记”的年轻人,名叫丰母体。今年1月,丰母体获评2024年第四季度“四川好人”称号。他的故事,是一段关于成长的故事,更是一场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大”)四任驻村干部为梦想接力的生动实践。
起跑——
“遇到你们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2017年,丰母体还是一名专科院校学生。这一年,雷波县成了川农大定点帮扶县。丰母体出生的千万贯乡先后迎来该校两位博士:2017年底,胡剑锋主动请缨前来挂职乡党委副书记;2018年6月,刚从美国完成博士学业归来的葛飞,还没来得及到校办理入职手续,就直接到千万贯乡报到,成了一名驻村干部。
从雷波县城往西南24公里,就是石板滩村所在地。这个彝汉共居的村庄由两个原来的贫困村和两个非贫困村合并而成。两个博士一碰头,就干劲儿十足:村里整洁的牛舍修起来了,干净的饮用水源接通了,地里玉米棒子饱满了,漫山遍野的花间蜜蜂也越来越多……
然而,说起要帮村子彻底走出困境,他俩都深感“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但驻村帮扶的时间却有限。”
“要是村里有长期驻留的带头人就好了!”聊起工作,他俩有个共识:精准扶贫要经得起时间检验,就要充分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在本地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和能长期留下来的“住村干部”,这样才能帮乡村实现主动脱贫、永久脱贫。这成了他们的一个梦想。
想到就干!他们从培养产业技术带头人开始做起。
“我们挑选过很多人。”胡剑锋提到的“很多人”中就有丰母体的父亲。当胡剑锋和葛飞主导的“玉—草—蜂—畜”种养循环项目启动时,丰母体的父亲因会老式养蜂法被纳入项目,他家也作为首批示范基地进行试点建设。但丰母体父亲年龄偏大,学习新式合框养蜂技术的效果并不理想。此时,受过高等教育的丰母体让胡剑锋和葛飞眼前一亮,“这可不就是妥妥的‘新农人’潜力股吗?”于是,他俩敏锐地开始把养蜂培训放到丰母体身上,也把他作为村里的重点人才进行培养。
对于新式养蜂技术,丰母体不会,胡剑锋和葛飞也不会。他俩就充分依靠川农大的资源,自己先回校跟动物科技学院养蜂专家学习,掌握技术后再回村手把手教会丰母体。此外,他俩也多次邀请专家直接到村里为蜂农做培训。
“胡剑锋给我家送来10箱蜜蜂的时候,我从没养过蜂,不知道怎么开展。他们来指导一次,我就学会一项技能,这样慢慢累积经验技术。”丰母体说。饲喂、分蜂、繁蜂、摇蜜、包装、线上线下销售……丰母体都学得挺快,他的蜂群逐渐从几群扩大到一百多群,一年光蜂蜜收入就有十来万元。由于技术过硬,他还积极辐射带动周围村民。
“有你们的支持才有现在的我,遇到你们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丰母体感激地对胡剑锋和葛飞说。
接力——
“眼前一下子敞亮起来了”
胡剑锋和葛飞用心勾勒村子的发展,同时也认真为丰母体的未来考虑。他俩发现,丰母体在管理能力上也大有潜力可挖,正是“住村干部”的好苗子。
2018年冬季的一天,是山村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但对丰母体来说却意义非凡。这天,曾干过大学生辅导员的胡剑锋和葛飞一起,拉着丰母体在养蜂场边的石头上坐下来,用整整一下午为他做了一场私人定制版的“生涯规划”:一面引导他把看待人生的目光放得更长远,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一面鼓励他在返乡创业的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带领更多乡亲致富奔小康。
“无论知识技术积累、产业发展,还是学历提升,只要你愿意,我们就全力支持你!”话语掷地有声,让丰母体感觉“眼前一下子敞亮起来,心热起来了,身上力气也找到了使的地方”。
从此,从村党建月会、入户宣讲政策到特色产业发展、森林防火防灾,再到村民思想工作、矛盾纠纷调解……村上的大事小情,胡剑锋和葛飞都有意带着丰母体参与,用“以身示范”和“场景教学”,帮助他在乡村事务管理能力上飞速提升。
不久,丰母体就获得村民的信任和认可,2020年1月,他当上了服务村民的村残联专委。2021年3月,村“两委”换届,他又当选为新一任村副主任。与此同时,他也充分利用休息时间来认真学习,提升自我。在两位扶贫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2022年,他成功完成了3年的函授本科学习。
2020年12月,胡剑锋挂职期满,离开雷波返回川农大担任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继续负责落实川农大的定点帮扶工作。“一定把对丰母体的帮扶坚持下去!”离开前,他好几次跟葛飞“唠叨”,次年6月,葛飞离开前又用这话叮嘱了前来接岗的付刚。
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紧随葛飞之后,同样来自川农大的付刚接过了同事们手中的帮扶接力棒。结合村子实际和自身专业特长,此前从事农特产品营销、直播电商研究的他,积极致力于推动电子商务在当地发展。他和丰母体一起研究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探索让当地养蜂产业发展壮大、向市场化和专业化转变的具体措施……还一起制定产业帮扶项目实施方案并提交雷波县农业农村局,将养蜂产业的蜜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蜂群扩展及相关配套服务建设融入其中。
2021年秋天,丰母体带领的合作社增产蜂蜜3000公斤,村民收入大大增加。2023年8月,他被任命为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代理)、村主任,成了村民信赖的“小丰书记”。
未来——
“带领村民朋友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眼下,手握帮扶接力棒的是韩庆龙。带着前几任同事的期望和郑重托付,他于2023年8月到石板滩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帮扶丰母体也成了他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个人富不算富,目光要长远一点,把你养蜂的技术覆盖到千万贯乡、雷波县,带动更多人富。”在韩庆龙的鼓励和帮助下,丰母体申报了雷波县农村实用技术职称评定,成功被认定为助理农技师,每年为县域养蜂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实践锻炼的积累也让丰母体不时冒出新想法:“我计划组建成立雷波县养蜂协会,组织更多人一起发展壮大整个雷波的养蜂产业。……”
“要利用好现有基础,努力考取蜜蜂养殖方面的研究生。”“我的工作单位就是动物科技学院,如果需要找学习资料、联系导师,我全力帮你!”韩庆龙的一句句话引导丰母体叩开了新的大门。
“考研究生,以前想都不敢想!”丰母体感叹,“在学历提升上,韩庆龙书记经常鼓励我,帮助联系在校师兄师姐传授考研经验、搜集学习资料供我复习;产业发展上,他又常联系专家给我技术支持,带村组干部到川农大、眉山等地学习考察;工作上,他尽心尽力和我们一起完成。”说起这位驻村干部,丰母体很是感激。
“这几年,通过川农大的帮扶,聚焦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们村干部初中文化的都很少,但现在6名村‘两委’干部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5人了。”短短数年,家乡的巨变、个人的成长让丰母体感受深刻,直言自己“很幸运”,“我遇上了一个特别好的时代和一群好人。”
2024年,村上又有几位青年大专毕业,因受丰母体影响也选择了返乡创业,马古批就是其中之一。在韩庆龙和丰母体的帮助下,他一边当辅警为乡亲服务,一边学养蜂技术,成立养殖家庭农场,还通过了四川农业大学成教本科考试。他眼中,如今家乡路更宽了,灯更亮了,未来还会更光明。至于个人发展,他说:“小丰书记就是榜样!”
“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带领村民朋友们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在一任接一任驻村干部的“扶智”与“扶志”接力帮扶下,丰母体为自己设立了更多目标,比如成为雷波县本土的养蜂学者,又如成为当地第一个有研究生学历的基层干部,乃至帮更多家乡同胞像山鹰一样飞得更高,看见更辽阔的世界。
8年来,川农大四任驻村帮扶干部见证了石板滩村的发展,也见证了丰母体从一名普通专科毕业生到“小丰书记”的成长。聊起这里的未来,韩庆龙眼里有光,他坚信这片土地上还会有更多像丰母体一样的年轻人成长起来,终有一天,千万贯乡也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万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