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国家公园研究中心在该校成都校区成立。
研究中心将依托该校风景园林学、林学、动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优势资源,通过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在跨学科合作、前沿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人员保障等方面发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川农大”力量。
据介绍,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国家公园建设的成果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国家林草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已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提出到2035年,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成立仪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以《中国国家公园的特征、挑战与发展路径》为题,从“快”“大”“难”三方面阐述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特征,指出了保护与发展、土地权属复杂、社区人口庞大以及贫困与民族稳定问题等难点,创新性提出“保护第一、天人大美”的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路径。
杨锐建议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国家公园研究中心,进一步明晰定位和研究领域,加快成果产出与应用,为西部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支撑,同时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为国家公园建设事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国家公园体系汇集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自然遗产最精华、自然景观最独特的区域,是‘最美国土’的代表,承载着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自然资产的使命、让公众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愿景。”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王际睿介绍,新成立的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国家公园研究中心,将面向国家需求,坚持国际视野,努力建成国家公园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将在主管部门统筹下承办国家公园论坛,建立高端的国内外交流合作机制与学术活动平台;加强对大熊猫等国家公园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在国家公园规划与管理、国家公园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向研究;基于研究成果编制国家公园监测、评估、咨询、发展等专题报告;致力于加强跨学科合作、前沿技术应用以及国家公园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未来,研究中心将进一步面向国家需求,坚持国际视野,依托学校农、动、林学科优势以及风景园林综合交叉资源优势,努力建成国家公园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
据悉,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长期致力于国家公园领域的研究,深度参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建设,在创新体制建设、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高质量巡护监测、绘制生态保护宏图,以及项目牵引赋能小种群“生态走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