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要让百姓吃饱吃好 还要高效绿色生态

2024-10-15 17:59:58作者: 来源:水稻所 点击数:

  

马均(左二)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

马均常年待在田间地头。

人物名片

马均,1963年生,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成都市人大代表,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时值九月,正逢农忙,一半秋色,一半稻香。在碧空如洗的天空下,马均喜欢看沉甸甸的稻穗翻滚,感受农民丰收的喜悦。

马均,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跨入农门三十余载,一直致力于水稻栽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和“田秀才”“土专家”。

“我的愿望很纯粹,就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马均告诉记者,现在虽然实现了吃饱吃好,但袁隆平先生描述的“禾下乘凉梦”还需要一代代农业人去实现。

跃过“龙门”再回“农门”

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均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闻着稻香长大的他,对农业生产甚是了解。“虽然忙,但一年到头收成却不好,常常吃不饱饭。”那时候的他,已经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提高粮食产量。高中毕业后,跃过“龙门”的他,毅然选择了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决定再回“农门”,并对作物栽培产生浓厚兴趣。

“栽培与其他学科交叉多、灵活性强,并且直接面向农民。”这也促使他考研究生时选择水稻栽培研究,后来读博时,马均成为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的弟子。

那时,受杂交水稻发展影响,育种是农学研究的热门方向。作物栽培,并非大势。

“周开达院士告诉我‘良种良法’,不能光搞育种,还要搞栽培。”马均说,当时我国育种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而要挖掘高产优良品种的潜力,真正面向生产,必须要靠栽培。

作物栽培,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马均走得并不容易。上世纪90年代,是作物栽培学发展的艰难时期,学科面临大量人才流失以及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最困难的时候,周开达院士还会用自己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我继续搞作物栽培研究。”马均说。

“冷板凳”一坐就是15年,一直到2004年之后,作物栽培学科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团队也愈发壮大。“现在我们的科研条件已经很好了。”马均说,如今,更雄厚的资金以及更强大的团队都让自己充满了底气,守护粮食安全的道路上再没有后顾之忧。

从吃饱吃好到绿色高产

“要让老百姓吃饱吃好,还要生产高效、绿色、生态。”三十余载的田间研究,被马均用几个字清晰概括。
马均介绍,在杂交水稻研发出来之前,四川种植的是常规稻,采用的种植方式是密植。然而,在杂交水稻问世后,其分蘖能力更强,如果延续原本的密植法,水稻的产量不仅不会提高,还可能因为四川盆地弱光寡照、湿度较大等不利自然因素影响产生倒伏、病虫害等。

“我和团队历经十六七年,研发了壮苗稀植优化栽培技术。”马均说,这样就能通过降低种植密度,提高单株水稻产量,进而提升整体粮食产量。他算了一笔账,利用该方法每亩可增产稻谷30-120公斤,增产幅度达6%-16%,节省30%-50%种子量,省工3-6个,增收节支80-150元,实现水稻生产高产高效。该技术获得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他和团队还研发了“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比常规栽培增产15%-40%,每亩增收节支70元至200元,节水20%-40%。

研究课题在变,“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初心始终未改。如今,解决了吃饱吃好的问题,马均将粮食生产的重点放在了优质、高效、绿色、生态上。“说白了,就是减肥减药,但不能减产。”基于此,他和团队研发的“水肥耦合节水节肥技术”有效解决了 四川稻作区丰产与肥水高效利用不能兼顾的技术难题,既高效利用了水分,又高效利用了肥料。

走进田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技术要从实验室走向田野,打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一块合适的试验示范田很重要。

20多年前,马均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发现这里土地平整且连片,非常适合开展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及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就是这里。”带着一身技术,揣上一颗“粮”心,马均将课堂搬进了田间。

“刚开始村民们不太能接受,这也能理解,他们靠土地吃饭,面对新技术必须谨慎。”马均说,要教拥有丰富耕种经验的农民们种粮,并不是件容易事。

“才施这么点肥,得不得影响产量哟?”“这些机器那么贵,到底有好大作用呢?”质疑声不绝于耳。但这并未难倒马均,他开始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知识,让村民们实际感受新技术的不同。

那些年,他裤腿里的泥就没干净过,皮肤一天比一天黑,就连有段时间他突发性耳聋,医生要求住院半个月,却遇到农忙季,他放心不下田里,每天赶到医院输四五个小时的液,拔掉针头又赶到试验田和周边地段的示范田里去了。

“村民们都笑我,说我不像个大学教授,就是个地道的农民。”马均笑着说。慢慢地,新技术在当地逐步推开,村民们享受到了高产高效带来的回报,再无质疑。“现在很多种粮大户与我们都处成朋友了,他们还经常邀请我去家里吃饭。”马均感慨道。

如今,永丰片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已在省内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烘”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天府粮仓”要更多人去装满

“我这个人闲不住,要做的事还多。”关于未来,马均的计划很多:优化“水培耦合节水节肥技术”;突破作物高产高效与固碳减排;在丘陵地区解决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探索水稻多种生态模式……忙碌,似乎从他与农业结缘开始,便成了他的主题词。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啊。”马均笑着说道。这些年,他风里来雨里去,踏遍数不清的土地,触摸过无数颗饱满的稻穗,每当听到“丰收”二字,心中仍旧充满着最纯粹的欢欣雀跃。“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是一代代农业人的使命。”马均说。

风禾尽起,盈车嘉穗。这片充满着希望的“天府粮仓”,正等待着更多人来装满,“禾下乘凉梦”的美好愿景,也呼唤着更多农业科研人去绘就。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