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根据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全国少工委《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2024“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题活动的通知》,由四川省教育厅指导,人民网四川频道、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学会邀请川内40位教育工作者,开展“学习新思想 争做教育家——人民网聚焦四川教育强省系列访谈”,全面展现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
【个人简介】
马均,男,四川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水稻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主持或主研完成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农业部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6部。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56名。先后获得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先进农业科研人员”,四川省委“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委、省政府农业丰收奖先进个人,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四川省最美教师,四川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称号。
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您所在学校的发展情况。
马均:我来自四川农业大学,这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四川农业大学供图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7个、研究所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涵盖农学、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学校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先后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0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33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学校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先后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3项。70%以上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了大地的丰收,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培育优秀的专业人才
人民网记者:今年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请结合您的从教经历,给我们分享您的考量和实践。
马均:为了大地的丰收,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培育优秀的专业人才,这是我一直秉承的理念,也是教育家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是坚持这一理念,我毫不动摇地坚守自己的专业37年。靠着这种执着,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中华农业科技奖1项;主持完成的多项技术已成为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和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核心技术。
马均教授(中)为学生讲解。受访者供图
一,把“川农大精神”装在心坎里。我从事的是作物栽培学专业,对该专业的喜欢萌发于初中时期,当时生物老师提倡“从做中学”,教我们授粉,讲述神奇的杂交技术等,少年的好奇心一发不可收拾,促使我后来考入四川农业大学攻读农学。
初入学府,深受经过数代川农人的薪火传承和不懈努力形成的“川农大精神”的深深感染和教育,本科毕业时,我考上了川农大校长孙晓辉教授的研究生,从那一刻起,我就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方向,余下的,只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读博的时候,我有幸成为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的弟子,却依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作物栽培学上,周老师教导我“搞作物栽培学的人多懂点遗传育种是非常有利的,这种交叉学科建构,可以让研究更为深入,发挥良种良法最大的效应”。导师们的言传身教为我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把人才培养融入作物栽培事业。上世纪90年代是作物栽培学发展中的艰难时期,大量人才流失,我却始终没有动摇,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仍然默默地坚持研究,践行了周开达院士那句“即使10年都搞不出成果,也要把教训留给别人”的名言。这或许就是精神的传承吧。
教书育人是我们当老师的天职,对待学生,我一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女和知心朋友,不仅在学习、研究工作上悉心指导,而且在生活上我也会十分关心,尽量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虽然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十分繁忙,但我对待教学却从不懈怠,除一直承担本科、研究生作物栽培教学外,还先后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常常把作物栽培和人才培养相提并论,常常以前辈、大家为榜样勉励学生热爱专业,并且自己更是以实际行动展示出这种热爱,教育学生牢记“中国人的饭碗”。培养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后都成为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骨干。
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留校工作以来,巴蜀大地的大部分粮食主产区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尤其是在水稻生长季节,大部分时间都奔忙在各地的水稻生产第一线。
作物栽培技术是最贴近三农的科技服务,我每年都抽大量时间,参加省、市、县、乡村的各种技术培训30次以上,遇到突发性自然灾害,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受灾地区,了解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努力把损失减到最低。虽然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会常年在田间地头奔走,日晒雨淋是家常便饭,但我认为这是一件苦在身体、甜在心里的事业。
多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先后在四川不同生态区水稻科研和示范基地,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建立的东坡永丰基地,我们每年至少要在那里工作3个月以上,解决农业科学技术从实验室到试验田再到大田的技术问题。每年还要选派2-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基地常驻,开展论文研究,把田间地头作为他们的课题。
在眉山东坡,我们依托基地,连续举办了7届水稻“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竞赛活动,有1000多名涉农专业学生来这里实习实训,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培育种粮大户200多人,培养了不少“土专家”“田秀才”,推动当地全面实现水稻优质化、生产机械化、种植规模化。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我先后主持完成的多项研究成果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累计推广应用2.8亿亩,新增稻谷115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78亿元。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四川农业大学供图
不仅要让“天府粮仓”装满粮,还要装优质粮、放心粮
人民网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部署。请您谈谈对这方面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马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和领会全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农业人才;积极开展创新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在实现粮食增产的同时,更加注重优质、高效、绿色生产,不仅要让“天府粮仓”装满粮,而且还要装优质粮、放心粮,助力四川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