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岳彩蓥 汤立秀)今年暑期,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1407名学子组建12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聚焦“科创乡村·青年实干”实践主题,前往四川、重庆、湖南等多个省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经院学子秉承“地方所需,农大有为”的理念,用脚步丈量乡村,用青春助力振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彰显用新质生产力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青春力量。
学院58支实践团队以“强农兴农”红色基因传承实践为主题,在重庆白公馆、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海口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等地开展重走红色足迹、感悟红色文化、宣讲理论政策等实践活动,汇聚青年力量讲好党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播时代强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乡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乡村有着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服务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对乡村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明确乡村振兴过程的核心问题,这是所有乡村振兴相关实践活动的立足点。学院百余人深入田间地头,以“茗乡茶韵”—蒙顶山茶文化调研团队为代表的实践团队奔赴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第一线,了解乡村振兴新形势,不断深耕专业领域,通过多维度、跨学科的探索与实践,促进当地产业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此外,学院组建以“森”机盎然:双碳背景下四川省森林抚育补贴政策优化研究调研团为代表的13支“天府粮仓”科技助农大实践团队,以硕博实践团为引领,本院及他院学子千余人走进基层,推进科技下乡、人才下沉、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大学生以其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成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是新形势下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力量,百余名川农经院学子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逐梦扬帆计划”等平台,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贡献力量,在“返家乡、 赞家乡、 爱家乡”中服务家乡人民,诠释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学院“春泽”支教团在眉山市洪雅县、阿坝州小金县等地以充满童趣的课堂游戏与独具匠心的授课方式,讲授了金融理财、文化教育、安全教育等知识,为乡村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学院多名学子返回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成都市温江区、重庆市江津区等自己家乡所在地,在当地的团区委、财政局等单位挂职实习,锻炼专业知识技能、了解基层工作模式,在基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求真知、作贡献,以服务家乡的实际行动展现川农学子的青春活力。
“作为川农学子,应当利用所学投身实践、服务社会,在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实践部负责人说道。
社会实践是把思想观念转化为现实、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是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运用社会实践的“铸魂”育人功能,深化社会实践内涵,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长才干,实现知、情、意、行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