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间实拍图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初夏的成都,天气变得有些干燥和炎热。这样的气候,正是学生们“取样”的好时机。在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四川农业大学里,处处可见成堆的作物样本。“这是小麦,这是切成段的麦秆,这是油菜籽......都是学生们刚取了回来晾晒的‘科研作业’和‘毕业论文’。我们搞农学的就是这样,有时太阳越大反而越需要出门。”
5月15日,记者见到了川农大的硕士生导师吴雨珊。因为年纪不大,走在学校里,她几次都被认作是学生。对此,吴雨珊已然习惯,她说道:“每次给新一届学生上课的时候,大家都会惊讶地说,老师,你居然是 ‘90后’?但这样其实也挺好的,我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而和年轻的外表不同的是,吴雨珊的经历十分“老练”。拿到直博生保送名额后,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文科转为理科。此后,她一路“闯关打怪”,作为核心骨干研究完成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三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累计推广1.06亿亩,为解决国产大豆卡脖子难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川农大校园内成堆的作物样本
从零基础蜕变成“土专家”
攻关科研,文转理的“闯关”之路
因为常常要下地,灰头土脸,吴雨珊自嘲是“土专家”。
率真,是吴雨珊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其实,如今的“土专家”吴雨珊在一开始,并不热爱科研。她坦言,在遇到困难时,自己不止一次打过退堂鼓。
2012年,吴雨珊从川农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毕业。彼时,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降,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在一次讲座上,她了解到本校杨文钰教授研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望破解上述难题。
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吴雨珊以专业第一的成绩,顺利拿到了学院内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的直博生保送名额,从文科转为攻读理科,成为了杨教授的学生,开始了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学习。此后,吴雨珊便开启了她的科研“闯关打怪”之路。
因常常要下地、灰头土脸,吴雨珊自嘲是“土专家”。
“难,太难了。”回忆起刚读博的头两年,吴雨珊连连感慨,“杨老师的几个学生里,我的基础是最差的,对许多专业知识处于‘完全摸不着头脑’的状态,心理压力非常大,连接杨老师的电话都要先深呼吸。”
不想念了、拿个研究生文凭算了,这些念头不止一次出现在吴雨珊的脑海里。但随后,性格要强的她又自己说服了自己。顶着“直博生”光环的她,不想让人看笑话,那就硬着头皮读下去。“为了从头打基础,头两年,我干得最勤的事就是去听本科的课程,之后才开始‘上道’。”
2017年到2019年间,吴雨珊公派到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博士联合培养。这期间,她学习了先进的作物生长模型技术,并将其与带状复合种植相结合,实现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生态区域大豆品种评价和配置优化,形成了“带状复合种植作物生长模型”研究新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学科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技术的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
博士毕业后,吴雨珊选择留校任教,继续攻关科研。作为课题组核心骨干的她,这些年来主研完成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三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目前,该技术在全国累计推广1.06亿亩,新增大豆产量1283.9万吨,成功缓解了国产大豆面临的危机。
杨教授带领吴雨珊和学生们清选种子,为播种做准备。
全国大范围进行技术推广
“让农民增产增收是做科研的最终目的”
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000万亩(折合大豆种植面积为2500万亩),扩大轮作规模,开发盐碱地种大豆,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政策发布后,杨文钰教授成为了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开始带领团队为各省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近年来,为了能更好地进行指导工作,吴雨珊过上了“必须出差” 和“常常出差”的生活。作为团队作为核心骨干,她协助各级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开展培训、调研、会商等活动,协助制定了18个省的技术方案,为当地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吴雨珊说,尽管这项技术已经研究了20余年,搜集了大量数据,但要在全国进行如此大范围的推广,还是得“边干边看”。为了精准指导,课题组内专家们分工负责不同的省份,吴雨珊负责的是湖北。她说:“每个省都有独特的问题,省内的每个区域也有很大的差异。拿湖北来说,西高东低,海拔落差大,每一个小区域的气候、光照均不一样,这就意味着每个区域的种植方案都要有差异,如选择的品种、种植的间距等。为确保方案的可行性,春播、夏播、防病虫害等关键节点时,我们都要到田间地头才行。”
实地指导
踏实、勤奋、能吃苦,这是吴雨珊给自己的“座右铭”,也是她常常教导学生们的道理。目前,她共指导了硕士研究生12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了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了国家农业行业标准1项。
提起如今对农业和科研的热爱,吴雨珊告诉记者,自己一定要把科研搞好,让农民掌握技术、增产增收,达到搞科研的最终目的。“这是我的人生使命之一。另一个是要认真教书育人,可以培养更多的有技术、有情怀的‘三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