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品种我选定了。”5月6日,在大邑县安仁镇元兴社区,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蜀麦1958”进行现场测产验收,21.70亩全田实收12766公斤,折标亩产达到557.9公斤。在见证了这一产量后,大邑县旭成农作物种植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万富旭立马联系经销商预定30吨种子,计划下半年种植2800亩。
这个小麦新品种什么来头?为什么种粮大户对它偏爱有加?


“蜀麦1958”田间长势喜人。
据悉,“蜀麦1958”是由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教授颜泽洪及其团队历经12年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于2022年通过四川省审定。颜泽洪表示,该品种属于多穗型小麦新品种,在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构成三要素上表现出很高的群体协调性,“最突出的是,在同等条件下,它的有效穗数比一般小麦品种要高出3-5万穗,同时穗粒数和千粒重不减,从而具备高产特性。”

蜀麦1958。
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涛表示,小麦全田实收规模产量能达到550公斤以上,非常了不起,“这将是一个小麦大单品。”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副所长江千涛教授表示,“这是川农小麦研究所持续开展种质资源创新,大力推进新品种选育的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生产示范推广,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力量。”

验收会现场。
“没想到有这么高的产量,以为能达到500公斤以上就不错了。”万富旭在大邑县流转了7000多亩地,开展稻-麦轮作。“每年我们要选3个小麦品种来种植,上千亩规模产量能达到400公斤以上就不会亏,目标是亩产450公斤。”这其中有他的一笔经济账,“种子、肥料、农药、人工、地租加起来,平摊下来一亩麦田的成本为950-1000元。按小麦1.3元/斤的价格算,亩产400公斤就能保证生产过程收支平衡。多出的产量,就是我们的利润。除此之外,小麦还有200元/亩的政府补贴。”
在高产基础上,“蜀麦1958”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出高抗性,对赤霉病表现出中抗性。在良种繁育一线磨练了36年的四川玉麦吨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何永金对该品种信心十足。“2022年,在这个品种还没通过审定时,我们就一眼相中了它,矮杆、穗多、抗病性好,增产潜力非常大。”

机收现场。
品种高产离不开栽培技术保障。小麦栽培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樊高琼指出,测产田采用开沟排湿、足苗机播、苗肥早施提苗抗湿、化控壮苗延衰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这个多穗型品种,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在基本苗相近的情况下,由于品种的分蘖能力强,有效穗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