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川农大团队推动中药材国际标准修订

2024-04-01 10:22:03作者:鲁磊 张喆 来源:农学院 点击数:

  

本报讯(记者 鲁磊 通讯员 张喆)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中医药—川芎》国际标准,填补了四川省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空白。这背后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特用植物生产学系副主任侯凯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

川芎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也是我国出口历史较长的中药材品种之一,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列入药典。四川是川芎的主产地,全省种植面积10多万亩,年产川芎2万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

根据商务部公开数据,2014年,我国川芎的出口量为9160.4吨。2017年,降为4642.6吨;2018年,降为2652.8吨。短短4年,川芎出口为何遭遇“滑铁卢”?

“2017年,《欧洲药典》将川芎的水分含量限定为8%,高于《中国药典》中12%的水分含量要求。”侯凯发现,川芎出口量锐减是由于中药材国际标准制定上的“失声”。

“事实上,中药材并非越干燥越好。以川芎为例,水分含量过低,其主要活性成分容易在加工过程中丧失。”侯凯认为,解决限制川芎出口的“卡脖子”难题,必须制定更加科学、更符合产地生产实际,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国际标准。

“中药材的国际标准,中国要有发言权。”2019年,侯凯团队联合多家国际国内团队共同发起“中医药—川芎”国际标准提案,并于2021年7月通过投票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立项。

为加快推动川芎国际标准修订,侯凯团队联合科研及权威检测单位对包括药材基原、性状鉴定、挥发油、水分、浸出物、指标成分、农残、重金属、规格、等级等重要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和考察对比,为制定更科学的川芎质量控制标准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经历多次答辩和质询、多轮磋商讨论,川芎国际标准修订取得重要突破。2024年1月,《欧洲药典》将原有川芎标准中检测项干燥失重修订为水分测定(甲苯法),控制指标由8%修改为12%,并在ISO国际标准中进行采用。

“川芎给我们开了个好头!”侯凯说,接下来,团队还将陆续开展当归、天冬、佛手等中药材的国际或区域标准制定,让更多优质的中药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传承好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为增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