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出5个重大新品种、研发2项配套栽培新技术、百亩连片实收亩产量突破550公斤……1月17日,四川省“十四五”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绿色高效小麦重大新品种培育”2023年度总结交流会在成都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该项目全面完成2023年度考核指标,并取得亮眼成绩。
区别于传统育种攻关项目,该项目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围绕绿色、高效进行重大新品种攻关。生物育种技术加持下,我省小麦育种进入更高发展水平,有望解决传统育种中的一些卡脖子问题。
“2023年度内,项目建立了小麦抗病和产量协同改良的育种新方法,解析了四川小麦的高产优异位点,发掘了条锈病、重金属低积累等关键基因和位点,创制兼具高抗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氮磷高效等2个以上绿色高效性状小麦优异新材料5份。”项目首席、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所长魏育明介绍。
新材料、关键基因解析的突破,加速重大新品种研发进程。2023年,项目新审定高产广适多抗品种川麦1648、高产多抗优质专用品种绵麦907、高产优质多抗氮磷高效品种内麦416等3个国审品种,以及高产多抗优质品种川麦618、高产多抗优质品种蜀麦1958等2个省审品种。
有了好品种,如何发挥品种应用潜能,实现增产?与会专家表示,关键是良种与良法配套。
针对我省生态环境复杂、稻茬土壤质地黏重湿度过大、丘陵旱地冬干春旱等影响小麦播种质量和出苗难题,项目将机具设计创新和农艺优化创新相结合,研究集成了“旱地小麦秸秆覆盖蓄水保墒水肥高效利用绿色生产技术”“麦玉两熟净作周年丰产增效机械化生产技术”2项技术,并熟化完善了“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和“西南冬麦区小麦绿色丰产栽培技术”。
在科技示范带动下,小麦单产显著提升。魏育明介绍,“通过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百亩以上大面积规模化验收亩产突破550公斤,创了我省百亩连片大面积实收测产的高产新纪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370万亩。”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今年四川小麦单产每亩300.3公斤,这也意味着我省小麦平均亩产提升潜能巨大。在今年我省恢复增加小麦面积的总体目标下,小麦单产的大幅提升,将为我省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更大贡献。
“对照年度任务目标,2023年度全面完成考核指标,部分指标超额完成。”魏育明表示,下一步,项目将大力推进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熟化与示范应用,充分发挥品种潜能。同时,着重发力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巩固和扩大百亩连片亩产550公斤目标成果。并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等成果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