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省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加大产品、技术、人才交流,四川科技的影响力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持续提升。
这两天,在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交车实验片区,工艺师们正在对出口刚果(金)的内燃机车进行工艺验证,这批机车预计将于今年底完成交付。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机车事业部组装工艺师 张磊:本批机车是我国窄轨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出口领域,首批实现从零部件到整车全国产化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作为我国内燃机车出口的领军企业,中车资阳公司已向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各型机车1100余台,占我国出口内燃机车的50%以上;其中,95%以上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助力当地铁路运输、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李希宁:(我们将)加强对“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开拓,充分利用我们的产品优势、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在交流传动、微机控制、排放提升还有智慧化产品的应用上面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不仅要输出产品,也要输出人才和技术。2018年,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到巴基斯坦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试验和示范项目,3年后,中巴共建的巴基斯坦国家带状复合种植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目前,这一技术在当地推广面积达到1.8万亩。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Umar Arshad:我在这里学习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是巴基斯坦第四大种植作物,这个间作系统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非常重要和有效。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 杨峰:(未来)以我们留学生为纽带和桥梁,以我们项目为依托,我们共同与巴基斯坦或者是其它“一带一路”的国家,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应用,来加强我们技术的输出。
此外,我省还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项目合作。2018年,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在成都科学城启用,2020年被纳入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围绕猕猴桃种质资源保护与发掘工作,持续开展国际合作与研究,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 李明章:(已经)注册了30余个猕猴桃“品种权”,做到了猕猴桃种业和种源自主控制,解决了猕猴桃的生物防控、栽培技术还有冷藏保鲜等产业链当中的关键和瓶颈技术,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和应用。
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 庄启国:我们继续加强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纵深推进我们的国际合作,未来我们将在猕猴桃的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和解析、猕猴桃潜在病虫害的预警和综合防控,还有果园绿色防控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我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目前,全省已建成国际合作基地90家、引才引智基地61家,平台合作对象覆盖10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同时,与全球70多个国家在农业、交通、科技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通过创新,赋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