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颖昳 文/图
“晴好天气再持续个10天左右,地里的大豆也能收获了,今年收成就稳了。”9月7日上午,头顶烈日,遂宁市安居区奉光荣家庭农场负责人奉光荣指挥着玉米收割机在基地收获玉米。
奉光荣查看大豆长势。周颖昳 摄
奉光荣经营了1000多亩地从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的品种是“正红507”,间作大豆品种“齐黄34”、套作大豆品种“贡秋豆5号”,是小有名气的示范基地。前一天,在农场基地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邀请有关专家,对四川农业大学承担的“遂宁市油茬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周年高质高效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进行测产验收。
安居区测产验收现场。受访者供图
“经过现场测量亩数、测出籽率、称重、折合水分等环节,春大豆夏玉米带状间作示范片玉米平均亩产540.89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30.4公斤。”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给出了喜人结果。
与此同时,在射洪市东岳镇鱼龙村,四川农业大学和射洪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射洪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也开展了玉米、大豆现场测产验收。据悉,该示范区种植的玉米品种为“仲玉3号”、大豆品种为“齐黄34”,最终测产验收结果为玉米平均亩产532.7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23.5公斤。
射洪市测产验收现场。受访者供图
“能获得这样的产量,是因为示范区严格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选配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核心技术,确保了技术到位率。”雍太文表示,配套采用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大豆玉米一体化机播技术、全程营养调控技术、无人机病虫一喷多防等技术,在今年6-7月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实现了玉米与当地净作相比不减产,增收120公斤大豆的目标。
奉光荣种植的“齐黄34”长势良好,等待收获。周颖昳 摄
据介绍,作为两地测产都表现较好的大豆品种“齐黄34”,于近两年从山东引进四川种植,其具有高产、抗病、耐涝、耐旱、抗倒伏、不炸荚等优良特性。“该品种为我省短生育期大豆品种不足的情况,提供了重要选择。”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乔善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