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3年8月11-8月14日期间,四川农业大学“扎深乡土,逐梦兴村”实践队依托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实践计划地方专项,围绕宜宾“两海”示范区,深入石海村、红鱼社区村开展实地调研、政策宣讲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分析研究乡村规划面临的问题,提出决策参考意见和建议,并深入挖掘乡村多元文化价值,探索乡村发展新范式,助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以青年行动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特色 提高质量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细致地走访调研,团队发现石海村与红鱼社区村地理位置虽相隔不远,但两村的旅游发展战略却大不相同。
“石海村拥有享誉“世界地质公园”的兴文石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奇幻瑰丽的地下溶洞群等景观,石海村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游玩”,石海村的刘俊礼书记向团队介绍到,“石海村全力发展民宿餐饮业,并积极引进外来公司‘天下奇观’为民宿餐饮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旅游服务的态度与质量,力争给每位游客都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图为实践团队与石海村书记的合影(来源:蓝凡响)
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也特地对天下奇观公司在石海村所创立的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天下奇观公司旗下不仅设有高端酒店与餐饮服务,还利用了石海景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建设了名为“天坑露营”的特色游玩项目。团队深入询问公司员工得知,公司通过野外露营、定期开办露天音乐会、露天烧烤等方式吸引消费,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游客,次主要群体是周围县村的居民。调研小组认为该公司这些项目增强了游客的旅游粘性与体验感,为石海村的旅游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为天下公司旗下的露营项目(来源:甘皓月)
图为小组成员认真询问村民(来源:陶俊冰)
红鱼社区村的旅游业因地制宜,主要依托于本村浓厚的红色文化和独树一帜的柑橘品牌打造。经过团队走访,从售卖柑橘的村民口中了解到,红鱼社区村拥有3000亩的柑橘基地,每年十月份至十二月份柑橘成熟的时节里,会有很多游客专程从周围的市县村来到这里或购买柑橘或体验采摘柑橘的野趣,这也是红鱼社区村最彰显“市井生活”的时候。
一村一品 寻特色产业“金钥匙” 启乡村振兴新航线
当前,无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需要产业发展再提速、质量再提升。产业振兴也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荣获“致富先锋”家庭农户向团队介绍道:“石海村主要以养殖业与旅游服务业为主,而红鱼社区主要以种植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石海村紧邻景区,旅游业较为发达。红鱼社区的特色产业是柑橘和血橙,每到丰收季节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购买。红鱼社区与石海村相邻,两地产业相互联动、抱团发展,前来景区和采摘脐橙的游客存在一定的关联,让当地旅游业迸发出独具一格的生命力。”
本团队专访石海村副主任得知,石海村第一产业主要是畜牧业,其次是传统农业,利润较低,且石海村离景区较近,村落为了不影响景区的环境面貌而采用农户小型散养的方式养猪牛。基于此,不难发现石海村的畜牧业难以发展起来,因此,团队认为石海村联合红鱼社区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大势所趋,也是村庄因地制宜实现产业振兴的必进之路。
引人才灵泉 沃一方厚土 润万亩幼苗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团队成员深入基层走访调查,从红鱼社区书记和石海村书记处得知,基层党建设的难点在于人才的引进和留住年轻党员。据调查,红鱼社区的人口结构约为3:5:9,老龄化严重,现村中只有老党员仍在坚守,乡村留不住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乡土人才的培育机制不完善,教学资源比较好的仅一所红军小学,属全国首批百所红军小学之一,共计学生800余人;该区域的村民文化程度低,74%仅小学文凭,无法承担起党的重任,急需引进人才。让村子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已迫在眉睫,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吸引人才前来建设与运营,通过人才灌溉这篇乡土大地,从而焕发新的生命。
关于人才培育方面,团队成员进到了红军小学和校长进行了长约3小时的深入探讨,并提出了“青年之家”的想法,让大学生在假期在“青年之家”对当地有困难的孩子提供帮助,并提供给他们学习住宿的地方,同时成为吸纳青年人才的聚集地。在此之后,团队成员采访并询问当地村民是否有建设“青年之家”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认同。并且了解到其中一个个例:“一位豆蔻年华的妹妹在父母离异后,父母都不愿意抚养她,她只好借助在自己大伯家中。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也不好过,只好觍着脸住在自己男朋友家中。”由此可见,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应组织带头去建设“青年之家”,去为乡村发展培养孕育人才,让他们将来也能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建功立业。
图为团队成员与红军小学校长在校门口的合影(来源:蓝凡响)
以文铸魂 大力挖掘乡土文化底蕴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利支撑。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而石海村更是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苗族与僰寨文化资源。“石海村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实际,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在保护传承苗族文化和僰寨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融合、创新性发展,创造出一种独具石海魅力的新的文化内涵。”石海村苗族同胞为团队分享道,“比如石海村内近几年开始实行的“民房改造”计划——民房建筑立面被赋予了几条带状的美丽花纹,而这种花纹正是苗族、僰寨文化的融合的深度体现。”团队在空间调查的过程中也纷纷表示,其完美彰显了石海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游客领略到石海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这也是对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号召的有力响应。同时团队调查到,村庄通过“政府牵头,企业出资,农户支持”的发展模式,现在已经为村内135户百姓提供了改造。
图为石海村内的特色民居(来源:甘皓月)
红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历经几十年的传承和发扬,红鱼社区村在守正和振兴中愈发彰显出本地独特的乡土本味。当地不断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旅游打造模式,努力讲好红色革命先辈的伟大事迹,大力利用优越的土地资源条件,持续发展本土特色柑橘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乡村领略红色文化故事,品尝特色品牌柑橘。为深入了解村庄红色文化,实践团队在与红军岩红军小学罗校长的谈话中了解到,红鱼社区村的红色文化来源于红军长征路,村庄曾是红军驻扎休整的一个节点,而这所红军小学就是为了纪念红军为村庄做出的贡献而命名的。团队还了解到原来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更是属于全国首批百所红军小学之一,每年都会有纪念红军,重走长征路的游客来学校参观。
图为团队成员与罗校长进行交谈(来源:蓝凡响)
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感触颇深,深受村民村风红色文化的影响,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石海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国旗下的写生”,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由衷地感慨道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有这恢弘的自然、不朽的篇章。同时,领悟到了那些“自找苦吃”的青年人的初衷,是为了建设祖国、保护山河的决心与毅力,他们甘愿在“吃苦”中收获,在奉献中成长!我们的乡村建设正是需要这样一批批肯吃苦的年轻人去让村庄焕发出生机!
图为团队成员在国旗下写生的照片(来源:蓝凡响)
此外,立足川农大“青马燎原”与成都市“蓉耀青年”宣讲团资源,团队负责人也于石海村,针对本村村干部及村民,用青言青语传达党和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科学理论,并鼓励村民共同参与到本村的发展、建设、治理中。
图为团队负责人在石海村宣讲政策(来源:蓝凡响)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接下来,团队成员还将继续逐梦扬帆,走进更多乡村基层,感悟新时代成就,探索发展中问题,并因地制宜建言献策,努力用脚步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