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传承红色精神,讲好长征故事,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党润新乡·寻迹”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重走泸定桥,感悟红色精神。并前往雅安市汉源县大树镇开展相关红色故事主题宣讲,弘扬红色精神。
党润新乡·寻迹实践团队成员在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内参观文献拍摄周增文
观红色历史,听英雄事迹
7月5日,党润新乡·寻迹实践团队来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及其纪念馆进行参观,重读这一长征路上的不朽篇章。
初到纪念碑公园,团队成员便注意到了公园入口处的纪念碑。通过阅读碑文,团队成员了解到,二十二座花岗石碑纪念着二十二位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他们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个手榴弹,冒着敌人射出的子弹,冲锋向前。
纪念碑表现着红军战士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战斗姿态。“这到底有多大的决心才敢不顾一切冲进火海,红军仅以22人便夺取了泸定桥,堪称奇迹!”团队成员龙利被英烈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所震撼,纵使骄阳似火,仍在纪念碑前驻足良久。
实践团队参观纪念馆途中,恰逢不少前来参观学习的中共党员。团队成员们跟随青年党员倾听着老党员述说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聆听那段时空伟力的呼唤。在与他们一同回忆长征故事的过程里,队员们感受到来自老党员一辈的榜样力量。
团队成员黎鸿激动地说:“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就在眼前,为人民服务奉献的中共党员就在身边,我们浸润在红军和党员的伟大长征精神里,从中汲取前行力量。”
党润新乡·寻迹实践团队在泸定桥头合影拍摄黎鸿
走泸定铁索,感英烈精神
为切实感受红军战士们奋勇向前、英勇抗敌的精神,实践团队从纪念馆出发,循着红色足迹,沿着大渡河,来到了泸定桥头。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放眼望去,大河奔腾,似是诉说着当年红军的处境之凶险;铁索晃荡,仿佛展示着八十八年前那场战斗的惊心动魄。
团队成员们相互搀扶着,走到了桥西岸。在西桥头,成员们被一块牌匾吸引,牌匾上记录的正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在看完牌匾返回的路上,团队成员们渐渐迈开了步伐,只花了来时的一半时间便回到了东岸。
实践团队队长江橙宇表示:“当读到牌匾上‘二十二勇士爬着光溜溜的铁索向东桥头冲去……’,我切实感到了一种跨越时间的传承,在无形中获得了一种力量,与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相比,眼前的晃荡不值一提。”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泸定桥见证了中国革命光辉岁月,承载着无数英雄的壮丽传奇,给团队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拍摄了许多相关资料照片与视频,决心作为青春纽带,将红军战士们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精神传递下去,担当青年己任。
党润新乡·寻迹实践团队成员正在向小朋友们进行宣讲拍摄江橙宇
传红色基因,献青春力量
7月31日,逢着建军节来临之际,党润新乡·寻迹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大树志愿者协会,给当地小朋友带来泸定桥红色故事主题宣讲,传递红色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李翰林从红色历史、英雄故事等方面开展宣讲,借助团队拍摄的视频,和孩子们一起回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历史现场,孩子们专心倾听讲解,积极参与互动,整个课堂充溢着红色气息。
“红军战士们真的好厉害啊,作为一个男子汉,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不怕困难!”小朋友杨俊毅豪激动地说着自己的感想。
“当小朋友们问我‘既然夺桥这么困难危险,红军战士们为啥还要去夺桥啊’时,我顿时感受到我的回答是很重要的,”成员李翰林作为此次宣讲的主讲人,感慨万分,“我是这样回答的‘因为红军战士们一心为了我们老百姓,他们不畏艰险去夺桥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拥有幸福的生活。’当看到他们微微点头,若有所思时,我们这次的宣讲就是有意义的。”
据悉,为更好地探寻红色足迹,学习先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党润新乡·寻迹”团队还前往合肥、长沙、重庆等地探寻红色迹忆。实践团队践行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弘扬英烈精神,努力成为一支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队伍,在领悟先辈精神的同时担当青年之责,立足当下奉献,不忘未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