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建网)川农大: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2023-06-15 14:59:40作者:组织部 来源:组织部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为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四川农业大学把深入学习落实回信精神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服务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紧密结合,全力以赴把回信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聚焦回信精神,系统谋划理论学习。校党委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组织党员师生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悟,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坚持一体贯通。将回信精神作为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的重要内容,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特别是在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永丰村)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回信对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切感悟总书记的“三农”情怀。突出党课引领。5月9日,校党委书记庄天慧率先面向全校发展对象,以“勇担农业强国使命,争做强农兴农先锋”为题讲了专题党课,深入浅出地解读回信的实质和内涵,教育引导学员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各级党组织书记纷纷聚焦回信,讲专题党课100余场次,引导广大党员、师生砥砺品质、磨砺意志、提高本领,知农爱农。持续创新形式。充分利用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等,分层分类开展校院级师生座谈会20余场;组建“科技小院学生宣讲团”,依托主题党班团活动、团团大讲堂、川农青年说等载体,开展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200余场,覆盖2万余名青年。组建博士生科技助农服务团,开展各类科技助农帮扶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嘱托。着力推动发展。将学习回信精神、建设科技小院作为现场教学主题,就发挥科技力量服务乡村振兴的机制体制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邀请专家介绍科技小院建设情况、学生分享收获,深刻认识科技小院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班子就贯彻落实回信精神,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三农”进行安排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回信精神上来,努力把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转化为推动工作、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聚焦回信内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科技小院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内涵,运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统筹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强化立德树人,摸清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情。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厚植爱农情怀。校党委书记庄天慧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围绕自立自强,破解发展瓶颈。副校长李明州紧盯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产实践问题,围绕科研基地资源使用与管理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调研,为聚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创造条件。副校长刘登才围绕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入户入田“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开展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相关问题调研。突出强农兴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回信希望同学们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副校长卢艳丽深入开展了专业学位硕士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调研,更突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

聚焦事业发展,一体统筹问题整改。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系统构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队伍能力素质。系统推进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厚植“三农”情怀。举办名师名家讲座、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兴农本领。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需求,突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侧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形成将学业情况、创新实践、技能拓展及志愿服务等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构建“基础分+附加分”的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提升科研支撑能力。加大基础学科实验室的投入力度,推进基地和科技小院条件的提档升级,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项目过程管理,提升原始创新支撑能力。

聚焦生动实践,协同推进小院建设。将回信精神和推动高质量结合起来,切实转化为服务强农兴农的生动实践。探索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改革。年度增设智慧农业专业,新获批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0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6门,入选全省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1个专业纳入博士专项招生计划,夯实人才培养基础,着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打造产学研融合培养范式。与眉山市东坡区签署《共建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合作协议,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与天府粮仓重点实验室,与新希望等6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持续深度合作,新建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教授工作站等10余个。大北农集团、中国电信分别出资1亿元与学校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采取“3+1”“2+1”模式开办生物育种、智慧种业创新实验班,抓实1年企业见习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持续推进科技小院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均教授指导的眉山市东坡区水稻中试推广基地考察一周年之际,挂牌成立马均教授入驻的“中国农技协四川东坡永丰水稻科技小院”,建成集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产学研推”标杆,为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筑牢水稻科技根基。在现有小院,建立临时党支部,成立“乡村振兴党员服务先锋队”“科技小院支农助农党员先锋队”,创建“小院+政府+基层协会+农民”推广模式,着力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学农热情、强农责任。

学校先后成立四川布拖马铃薯等14个科技小院,先后入驻200余名专家、研究生。各小院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等战略需求,不断提升爱农兴农新型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适应度,着力打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引进培育新品种60余个,推广新技术80余项,培训4000余场次、50余万人次,创造20多亿产能。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率调研组前往该校入驻的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