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勇担国家使命,投身农业科技的海归药学博士,他是潜心培育大豆的科研工作者,他是心怀教育事业,耐心引导学生的人民教师,他叫刘江,现任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上,刘江获评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这是团中央和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也是学校首次有青年教师获此殊荣。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一起走近这位青年教授。
2013年,刘江在日本获得药学博士学位回国,以海外引进人才入职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系,此前多年他一直从事的却是药学研究。
彼时,国产大豆短缺,回国后是继续开展药学研究,还是瞄准国家战略亟需,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刘江也曾犹豫徘徊。当他发现,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开展的玉米大豆间套作研究有望破解国产大豆难题时,他决定转变研究领域。
入职前,学校领导问刘江:“你的专业背景似乎与作物栽培学不相符合,你对未来的发展作何考虑?”,他回答道:“我将努力在大豆栽培研究中发挥专业所长,为团队的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十年来,他锚定国家战略亟需,围绕如何提高复合种植大豆耐荫、霉变抗性,提升大豆产量品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天然产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作物栽培学交叉融合,创立了国内首个“复合种植大豆化学生态学”研究团队,在复合种植大豆次生代谢与抗逆生理机制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技术的融合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刘江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获学校首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遴选为ESI热点/高被引论文或封面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复合种植作物化学生态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授权发明专利6项;荣获2017年度中国作物科技奖和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高校教师,他将课程思政、科研思政融入高等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统一,做国家最急需,对人民最有价值、负责任的科学研究,主动适应新型举国体制下的主流研究范式;先后荣获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他长期担任班主任,对学生严厉而亲切,躬亲共学、率先垂范;科研工作一丝不苟,先后指导硕博士研究生30名、博士后2名,团队每年均有优秀毕业论文产生,多数成员都能进入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如今,他的学生也陆续回国,加入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理论技术的研究中。
“把别人不想干、不敢干、嫌麻烦的事情干好;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是我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一生的追求!”刘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