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微信公众号)​加强有组织科研 为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高校力量

2023-03-10 14:56:42作者:黄蔚 来源:党政办 点击数:

  

加强有组织科研 为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高校力量

高校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深入发展,高校强化有组织科研,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有着重要意义。

建科研大团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着重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次充分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擘画。

“纵观世界科技史,我们可以发现科技强国崛起的基础是科技自立自强,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除了自由探索之外,还需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魏彦玉教授表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科研问题越来越复杂、科研任务越来越交叉,需要更多的人跨学科、跨部门、跨学校甚至跨国家的集体攻关。科研范式的重大转变,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都需要高校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教育部2022年7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有组织科研就是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把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转变为国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这就意味着,高校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最大限度凝聚和优化资源配置,研究提出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彰显价值。高校要加强有组织科研,必须组建高水平的大型科研团队,通过集中目标、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1978 年,国防科技大学接到了研制超级计算机的任务,时任该校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慈云桂立下了军令状,带领团队成立了十多个攻关小组,成功研制出了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使中国成为第3个能独立研制巨型机的国家。从“银河”实现我国巨型机零的突破,到“天河”在世界超算速度称雄,国防科大在计算机领域的一系列原创性和突破性科研成果,都离不开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的有组织科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教授作为国内外知名的信息技术专家,有着丰富的带领团队进行有组织科研的经历。他认为,有组织科研的基础是肯干、能干、会干的团队,应该关注三个导向:

一是打造不同资历科研人员的团队,发挥各年龄层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尊重发挥优良传统,激励年轻科学家做出更大贡献,杰出的年轻科学家既是传统传承的一环,又是推陈出新的生力军,大学年轻科学家有很好的延伸作用,可以充实到政府、企业和其他行业,这就实现了高校人才“蓄水池”作用。

二是打造跨学科科研人员的团队,应对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影响巨大,跨学科科研人员在一个有组织科研的大团队,有助于不同学科专家的相互了解、无缝衔接的合作,跨学科的价值在于超越学科边界,获得1+1>2的效果,形成更大更高效成果的更快问世,造福国家和人民,让跨学科平台起到高校不同学科的“粘合剂”作用。

三是打造跨行业的科研合作的团队,发挥大学研究所原始创新的作用和与社会、经济、工业、农业、国防紧密结合、融合创新国家实力的增强,大学的原始创新非常重要,与实际应用的紧密衔接也必须重视,科学家不脱离社会,面向实际应用的研究成果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发挥高校科研对社会经济的“加油站”作用。

强化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加强基础研究才能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筑牢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院长尧德中教授长期从事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的基础前沿研究,是我国脑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他指出,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要不断强化有组织的科研,专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大力培植重大科学问题原始发现的能力。

“我很高兴地看到,教育部提出要实施高校有组织科研战略行动,这将有力提升高校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尧德中说,他将带领团队紧紧围绕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问题努力攻关,力争在一些关键的科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积极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对此,作为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吴德始终铭记于心,他这两年的工作都是围绕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展开。川农大作为四川农业科技排头兵,相继启动2个科技赋能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专项行动,进一步汇聚科技、教育、人才动能,围绕“作物丰粮、养殖节粮、果蔬补粮、加工促粮、增收稳粮”五大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有组织地科技攻关,助力四川农业强省建设,“让中国碗装中国粮、装优质中国好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通过联合攻关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等深度有机融合,致力于发明新方法新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举例说,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和战略性物质,基于数据和计算的计算基础设施,关系到国家安全与高质量发展。传统以CPU为中心的计算基础设施面临算力、网络、介质诸多问题和挑战,尚未真正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难以满足当前战略发展要求。

他给出的对策之一就是,建议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新型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架构”创新专项,并通过以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与市场应用有机结合,建设“端到端自主可控、均衡安全的新计算基础设施”,共同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这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希望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

“有组织可以要有宏观的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和保障措施先行,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评估、不断调整、不断优化。”熊璋教授强调,大学的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向有组织科研倾斜,科研资源应该首先保障有组织科研的发起、实施、评估,和有组织科研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让有组织科研有方向、有保障、有价值、有现实度,参与人员都有成就感和荣誉。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大学,都应该营造有组织可科研的生态和氛围,让有组织科研成为主流。

“西南交通大学作为交通特色鲜明的行业高校,一直注重强化有组织科研,在继续充分发挥好自由探索基础研究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基础上,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从铁路行业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出发,凝练科学问题、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全国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周仲荣介绍说,学校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强化与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开展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了多项包括高铁联合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川藏铁路专项等在内的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持续为川藏铁路、成渝中线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同在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近年来主动适应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新机制,探索重大任务绿色通道管理新模式,从制度安排、激励措施、条件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精准发力,有力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广大科技工作者勇立“军令状”、敢担“责任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新一代飞机、航母、天宫等多种国家重大工程型号任务开展技术攻关,为国家重大装备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华大学2021年2月出台《关于完善和发展大学创新体系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强化面向重大问题的“有组织科研”,推动学科“大交叉”、组建“大团队”开展科技攻关。该校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始终坚持“大团队攻关,多学科交叉”的科研组织模式,三代人、数百位科学家,历经30多年艰苦努力,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第四代核电技术落地,示范工程于2021年12月20日首次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飞跃。

这一成果的取得是长期的科研积累、接力奋斗的结果,更是坚持“有组织科研”取得的硕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巨大,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高校开展更多、更高质量的有组织科研。中国的航天、高铁、核电、生物育种和基本建设等各个重要领域,无不展示着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巨大作用。高校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为加快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记者 黄蔚 通讯员 陈伟)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我校师生热议全
  • 学校隆重召开庆祝2024年教师节暨教职工奖励大会
    学校隆重召开庆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