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庆丰收·新形象|天府“丰”景 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底气足

2022-09-23 10:57:56作者:但唐文 古单宇 来源:水稻所 点击数: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 古单宇)9月23日报道金秋时节,稻浪起伏,稻谷飘香。

在广袤的成都平原,金黄的稻田连绵不绝,像地毯铺满大地。一株株饱满的稻穗,在秋风的吹拂下,迎风摇曳,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东坡区、彭山、邛崃、温江、大邑......从8月开始,成都平原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在这片肥沃的大地上,伴随着轰隆声,收割机忙碌穿梭在各个田间,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亩产708.8公斤、亩产680公斤、亩产780.2公斤、亩产700公斤......今年,天府粮仓“丰”景依旧,农户脸上挂满了喜悦和幸福笑容。

仓廪实,天下安。农户明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永丰村丰收图

▲永丰村丰收图

秋收万颗子 耕地是根本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8月中旬,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的水稻便逐渐成熟,开始收割。这也拉开了成都平原的水稻秋收序幕。

站在田间小路上,望着忙碌的收割机来回穿梭,永丰村种粮大户王元威一边擦着满脸的汗水,一边打量着田间稻穗,喜上眉梢。

种粮大户王元威

▲种粮大户王元威

“今年收成不错,亩产差不多700公斤,平均每亩增产30公斤。”半个月后,水稻全部收割完毕,王元威今年承包的3000多亩水稻再获丰收。喜悦的不仅他,今年永丰村也迎来了近些年最好的丰收,全村水稻种植面积5760亩,平均亩产680公斤,核心区水稻亩产达700公斤,粮食总产量超过了4000吨。

永丰村交出了一份“丰收答卷”。

今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永丰村视察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听了总书记的鼓劲,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马均教授倍感欢欣鼓舞,庄严承诺:“请总书记放心,实现藏粮于技、中国碗装中国粮,我们有信心、有底气!”。

马均教授的铿锵誓言底气来自他20年的坚守。

四川农业大学马均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马均教授

“永丰永丰,永远丰收!”20年来,永丰村依托水稻产业优势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这里的田地,排灌自如、水质安全、土壤肥沃,旱涝保收。”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成都平原各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守好耕地,是助农增收的重要前提。”201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基层工作的永丰村第一书记刘超介绍,永丰村共有耕地面积6320亩,目前用于种植水稻面积5760亩,耕地种粮率达到了91%,其中,高标准农田面积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面积1500亩。

▲永丰村航拍图

▲永丰村航拍图

“在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中,有200亩新品种筛选基地,其余为新技术新品种试验和示范区。”马均介绍,20年来,研究人员在中试基地里对340多个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成功筛选出26个良品推广到全省各地,为大国粮仓贡献了优质的种源。

“我们会组织种粮大户到试验基地参观。”为了推动永丰村种粮大户种好粮,马均团队与当地政府合作,从2016年开始,每年秋收后会组织开展“一优两高”生产竞赛活动,这场活动从选种到推广、从种植到丰产、从技术到市场,贯穿整个种粮生产全过程。

守住良壤沃土,新品种、新技术成为永丰村丰收的秘诀。

打造更多高标准农田 确保“天府粮仓”谷满仓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

守住了良壤沃土,现代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便成为关键举措。

早在2009年,永丰村就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2015年在省内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烘”全程机械化生产,成为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今年,在其中一块1.69亩试验田中,实际亩产达到780.2公斤。

这样的永丰村,给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他特意为红星新闻网发来了他6月眉山永丰村之行后,对“天府粮仓”的最深感触。

“不大而整洁的村落,开阔而充满科技感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精巧的污水处理池,淳朴的乡亲,年轻有为的第一书记。”在杨禹看来,“天府粮仓”自古至今,声名长久。但每一年的丰收仍不会自动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靠有时代含量的办法种出来。“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永丰村这样的田、村、人,遍布于今日的成都平原。同样的追求,同样的汗水,以及各有巧思与特色的实践,让‘永丰’之意,不只属于这个小小的村庄,而已成为整个‘天府粮仓’的态度与能力。”

正如杨禹所言,永丰村只是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中一隅。

84DAA1DE9E192EB856DEB84DB40FD20D

9月初,崇州市的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域,100余亩水稻田进行了收割,平均亩产达到680公斤以上。今年,崇州全市水稻种植面积31.82万亩,预计产量17.5万吨,收割将持续到9月底。

9月10日,成都邛崃十万亩高标准农田粮油产业示范园核心区内迎来四川首次进行的百亩水稻规模连片实产验收。经测产,示范片平均亩产708.8公斤,远高于当地水稻560公斤的平均亩产。

9月17日,成都市环城生态带3万亩高标准农田水稻、玉米进入收割期。当前,环城生态公园农业项目通过建渣清理、农田平整、土壤改良等措施,基本完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整治,预计今年,全环综合粮食产量将超20000吨。

稻浪千重,秋风所及,成都平原高标准农田建设紧锣密鼓,处处生机勃勃。

邛崃天府种业园收割 张超云摄

▲邛崃天府种业园收割 张超云摄

数据显示,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十年来,四川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5000万亩,四川粮食年产量达716亿斤,十年增加62亿斤。在2021年,成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72.8万亩、产量230.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3万亩、2.7万吨,连续两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双增”。

为保护好成都平原这片产粮宝地,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围绕“天府粮仓”的打造,成都今年7月印发《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提升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0个以上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100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区,打造形成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等“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到2024年末,成都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0万亩以上、产量230万吨以上。

毫无疑问,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途径。

“目前我省提出的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马均看来,良壤是基础,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良壤的保障。需要根据成都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大力开展以宜机化为核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同时,在良种、良法配套,在注重优良品种的同时,加大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研发、集成和应用。还要构建多方联动的农业科技协同机制,夯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今日,首次将全国主场活动落在西部、设在成都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宝墩遗址旁举行,向亿万农民献上了一份丰收贺礼。

时下,轰隆隆的收割机,依旧在成都平原的田间来回穿梭,天府“丰”景,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更有底气。

新闻链接:http://news.chengdu.cn/2022/0923/2291247.shtml?phone=yes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