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科技力量——访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庄天慧

2022-08-12 09:17:33作者: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文/图 来源:发规处、农学院 点击数:

  

成都平原的水稻抽穗灌浆正当时,成温邛一带,风吹稻花香。

8月9日至10日,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庄天慧一行考察课题组先后来到崇州市、大邑县、眉山市东坡区等地,考察调研当地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工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庄天慧表示,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农业大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川农大重任在肩。

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优质品种在栽培技术实施下长势更为茁壮。

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助力打造“天府粮仓”

在崇州市国家现代种业园区,数百个水稻新品种在此蓄力生长。其中,川农大选育的水稻品种就占到40余个。由川农大黄富教授团队培育的“宜香优2115”自2011年和2012年通过四川和国家审定后,从2016年开始,就已成为我国西南稻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而这,仅仅是川农大在种业振兴中前行的一个缩影及代表性品种之一。

“在水稻方面,还有川康优2115等一批水稻新品种在成长壮大;在玉米方面,‘川单99’在生产示范中创造了我国南方玉米30亩以上连片的平均亩产1078.17公斤高产纪录;在小麦方面,蜀麦133、蜀麦830等优质品种为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基础。”庄天慧告诉记者,除了在粮食方面发力,学校在生猪方面还培育了国家级猪配套系及特色新品种“天府黑猪”。

一个个极具影响力的优质品种的选育,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川农大人在“川农大精神”的熏陶下砥砺前行,不断突破而得。庄天慧介绍,这些优质品种的选育,还得益于学校依托“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西南生物育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筹),聚焦生物育种底盘技术“卡脖子”难题,开展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拔尖人才培养,围绕粮油、生猪等重点产业揭榜挂帅,实施良种联合攻关。

任万军(左一)向庄天慧(右一)一行介绍相关配套技术在大邑实施情况。

有了优质品种,还需要相关的配套栽培技术激发品种的潜力。在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上万亩水稻在川农大任万军教授团队研制的杂交稻暗化催芽无纺布覆盖高效育秧、机械化插秧、绿色高效栽培等技术的综合实施下,穗子更大,长势更为茁壮喜人。

还有一个多月,这片水稻将迎来收获。今年,川农大水稻育种、栽培等专家团队在此打造的100余亩超高产水稻田,力争亩均产量达到780公斤以上,从而为全省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提供品种、技术支撑以及示范经验。

川农大副教授陈勇(右一)向庄天慧(右五)一行介绍配套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情况。

全方位培养“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复合人才

在崇州市、大邑县等地,川农大的师生长期驻守在蜀乡大地的乡野田间,运用所学专业,为地方三农发展发挥人才作用。庄天慧介绍,在育人才方面,川农大通过科技下乡万里行、重大协同推广、专家大院、科技小院等载体,培养了一批知农爱农情怀深、学农为农意识强、强农兴农能力优的复合型人才。并不断完善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创建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的生物育种、智慧农业创新实验班,采取“3+1"“2+1”育人模式,即本科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别通过3年或2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见习和毕业实习,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综合能力。

庄天慧(中)向大邑县规模种粮大户万富旭(左一)了解合作社发展情况。

“任老师,你要照顾好学生,现在天气炎热,注意防暑。”在离开大邑县之际,庄天慧叮嘱任万军。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四川近57万人,两个数字均创历史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川农大毕业生就业率却走出了一条持续向好的上扬曲线。

这背后,是因为川农大找准了自己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模式。为破解“人才出口”这道难题,川农大巧用“加减乘除”。“加”,即增设就业秘书,开设“入学第一课”,分学科分院系小型多样化精准对接学生个性化才智供给与社会岗位需要;“减”,即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建设,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乘”,即整合社会资源,校地校企联动,加大产教融合力度,适配社会对学生职业能力需求;“除”,即引导学生客观确立职业规划,理性对待发展预期,破除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回归平实之心。

庄天慧(左一)在大邑县智慧农业产业园调研数字农业服务粮食种植情况。

“作为高校,我们将通过‘育良种、推良技、造良机、育良才、献良策’等措施,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这其中,核心是科技。”庄天慧表示,育良种,即围绕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在源头上通过科技手段,创新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更生态的突破性新品种。推良技,即通过土壤改良、栽培技术转化推广等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造良机,则是进一步开展机械研发,推动现代农业的智能化、智慧化。育良才,则是通过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队伍,发挥在田间地头的引领示范作用,“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献良策,则是加强智库建设,通过建言献策,通过科技引领农户在种植粮食过程中得到更多效益,从而激发农户种植粮食的内生动力。

新闻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3653545?from=androidapp&app_id=cbgc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