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川农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忆峥嵘,传承文化颂党恩

2022-08-02 09:50:18作者: 来源:建城学院 点击数:

  

革命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记载了中国工农红军筚路蓝缕的革命历程。为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深化感恩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增强文化自信,2022年7月6日,四川农业大学萤火团队实践队员前往巴中市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王坪烈士陵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讲解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历史。通过让游客体验红色文创作品的制作,调研纪录片的拍摄,以此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

01

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

川农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忆峥嵘,传承文化颂党恩

图为实践队员在红军烈士墓碑前集体缅怀并朗诵红色诗歌。 四川农业大学 池青松 供图

讲解员首先带领实践队员来到铁血丹心广场,“铁血丹心”石刻雕像再次重现了当年红军烈士义无反顾投身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举,展现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紧接着,全体实践成员穿过铁血丹心广场来到“千秋大道”,走过341步青石板梯步,穿越9个纪念平台,回望来时之路,每一步都能深刻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红军烈士们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置身于红军烈士陵园墓碑林中,所有实践队员在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纪念碑前集体默哀并朗诵诗歌,在革命烈士集墓前,向革命先烈深情三鞠躬并敬献鲜花,表达了对革命先烈们沉重的哀思和最深切的缅怀之情。

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片片林立的墓碑,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02

三代人义务守墓,不忘红军恩情

川农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忆峥嵘,传承文化颂党恩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守墓人王建刚老人讲红军故事。四川农业大学 池青松 供图

在烈士陵园内,有一位年过半百却还依旧守陵扫墓的老人,他的名字叫王建刚。他为陵园义务打扫卫生二十多年,对陵园里的一草一木,没有人比他更熟悉,为此我们邀请王建刚老爷爷为我们讲述他与陵园之间的故事。当初王建刚爷爷的父亲王现成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帮忙照顾红军伤员和负责送信,因被组织派往外地送信,他错过了红军的战略转移,从此就一直自发守护着这片陵园。解放后,王现成时常到陵园里面回忆儿时的情景,还有红军烈士的年轻面孔。在临终前,他叮嘱王建刚老爷爷:“我老了,走不动了,你要经常来这里,给烈士们扯扯草、扫扫叶子。他们是我们的大恩人,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不要忘恩 。”王建刚老爷爷也一直记着父亲的嘱托,几十年如一日守护陵园,经常为游客讲述当年红军的故事,他的故事里有历史、有思念,听他讲的人有很多。王建刚老爷爷也表示,他的儿子,孙子也会一直继续守护陵园。

87年的守护,三代人用生命坚守着一份对红军烈士的敬仰。军爱民,民拥军,峥嵘岁月铸就了军民鱼水情深、生死与共,跨越时空、恒心永驻。

03

红色手工制作,传承红色文化

川农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忆峥嵘,传承文化颂党恩

图为游客体验红色文创作品的制作。四川农业大学 池青松 供图

在列宁公园,实践队员积极开展红色文创作品制作体验活动。活动开始,全体实践队员分为两组,一组实践队员在一旁讲述通俗易懂的红色故事以及党徽的来由和寓意,另外一组给游客讲解如何利用材料捏造线条以及如何给作品上色。创作的模板为各式各样的红色小人和方向朝下的党徽以及“红军”两个字。方向朝下的党徽寓意为“默哀低垂”,希望牺牲于地下的红军战友能看到党徽的样式。实践队员细心地指导小朋友一步步完成作品,激发了小朋友的创新思维,强化了动手创作能力,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感受。

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让红色文化走进社会,走进群众,进一步激发了游客的爱国热情、厚植爱国情怀,积极引导游客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

04

感悟收获

川农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忆峥嵘,传承文化颂党恩

图为实践队员在铁血丹心广场上的合影。四川农业大学 池青松 供图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当战争的硝烟散去之时,只留下了一座座无名的丰碑和今天的幸福,然而谁都没有权利遗忘先烈们曲折艰辛的革命史。 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是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陵园内每天有⼤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共领导中国⼈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战争时期红军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谱写了⼀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位参观的同志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了实践队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实践队员的文化自信。大学生积极参与城市红色文化发展建设中来,感悟红色文化并宣传红色文化,形成全民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风气,推动着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通讯员 池青松 刘嫚)

新闻链接:https://life.china.com/2022-07/30/content_143117.html?qq-pf-to=pcqq.group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