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四川平台)【乡村振兴】南充高坪:大学生争当“新农人”

2022-04-11 08:47:20作者:屈鑫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点击数:

  

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工程”,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一批有知识、有理想的大学生踏上返乡的旅途,在家乡当起“新农人”,通过科技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在高坪区东观镇之字拐村,栽下不久的秧苗横成行、竖成列,鱼虾在秧田里穿梭。这一片田就是90后小伙吴伟在2016年返乡创立的“稻田鱼”和“鱼稻米”产业基地。

“我们的稻田鱼是全生态喂养,不但品种多,品质还很好。有草鱼、乌鱼、鲈鱼等十几种鱼类,甚至还有小龙虾。”吴伟告诉记者,比起传统的鱼塘和稻田,“稻田鱼”有不少的优势,鱼儿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松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而又以稻花为食,故鱼肉细滑,刺少骨软,蛋白质含量高,还带有一丝稻谷的香气。并且,“稻田鱼”相比其他环境下养殖的鱼个头较小,鳞片颜色偏红、黄,柔软可食,富含粗蛋白、微量元素。由于他坚持走不用化肥农药的生态农业路线,大米和生态鱼品质优良,价格达到市面上的5倍,供不应求。随后,他又探索出“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并牵头成立合作社,带动98户贫困户在内的500余户农户年人均增收12000元,让家乡变成了儿时记忆中的“鱼米之乡”。

无独有偶,在高坪区长乐镇天云寺村羽达家庭农场,柑橘树“矩阵”漫山遍野,阡陌纵横的小道搭上了整整齐齐的帐篷,帐篷下三五好友正围坐在一起烤烧烤,旁边一家老小正围在秋千旁合影留念……

但眼前这片欣欣向荣的果园,在几年之前还是一片荒凉。“我们村上果园有四年多了,以前是村上统一管理,管理得不好,也没有结果,我们收入也不稳定。”谈起果园的前后变化,在这里务工的村民李徳山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自从去年这片土地承包给大学生管理,果子结得又多又好,卖得好,分红也多,现在年收入已经达到一万多元。

这位村民口中的大学生,就是去年返乡创业的吴泽军。2014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之后,吴泽军就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指导工作。一次到天云寺村做技术指导工作时,发现这里交通便利,周围旅游业较为发达,有良好的农旅融合的基础,但这里的果园却疏于管理,施肥水平较低,栽种了几年还没有挂果。作为土生土长的高坪人,他有技术、有学识,于是便主动承包果园,让柑橘果园重获新生,让村民重拾希望。

接手果园后,吴泽军组织专业队伍,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全年实行配方施肥、复合肥和中微量元素混合施肥,并采用人工除草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坚持让柑橘自然成熟,达到农场规定的品质标准才能销售。“通过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技术,同时结合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吴泽军一谈起自己的果园便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除了种植柑橘,还利用天云寺村的交通优势,以休闲垂钓和自助烧烤等方式引流,通过三产融合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并结合新媒体开展线上线下促销,推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回乡一人,致富一方。如今在高坪,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返乡创业、回报桑梓,这批“新农人”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026888434387654105&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sichu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1adae7c71bc0a8865f000d&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16026888434387654105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