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科学)川农学子爬坡上坎到天全,探究粮食安全下耕地“非粮化”

2022-02-22 17:08:43作者:张勤 李龙 来源:资源学院 点击数: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调整农业结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部分地区存在农业结构调整不当及耕地“非粮化”倾向。由于目前面对非粮化问题未制定统一整治方案,2月11日至13日,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爬坡上坎弄清耕地‘非粮化’实践小分队”以“线上+线下”模式在典型山区县城雅安市天全县开展以“粮食安全视角下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趋势及对策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共由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林学院和农学院的23名成员组成,立足于该校资源学院的科研项目,依托学院与当地政府达成的合作,覆盖10余个专业,以“研究生+本科生”的高效阵容开展此次实践,打造特色实践品牌。

爬坡上坎助力农户了解非粮化

为使当地农户明白什么是耕地“非粮化”以及耕地“非粮化”所带来的种种危害,2月11日,团队结合前期收集的视频资料,深入天全县乐英乡爱国村、安乐村、仁和村、仁义镇探访,了解各农户耕地具体利用情况。同时,在团队指导老师魏雅丽、张婷雯的带领下,先后于安国村、安乐村开展两场耕地“非粮化”知识讲座,科普人数最高达300余人,讲座期间,魏雅丽老师耐心讲解并结合实际举例,一一解答了当地农户的提问;之后,张婷雯老师带领同学们在田间开展宣讲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向村民讲解“非粮化”的具体内涵及其危害。为方便农户后期学习查看,团队贴心地向每一位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了团队自行编写的科普资料,另每一名农户切实认识到粮食安全问题和耕地“非粮化”的危害,为后续调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1团队考察安乐村当地气候、土壤环境 张勤 摄

爬坡上坎摸清实况助力“复耕增收”

团队成员深入乡村内部开展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150余份,切实了解农户种植的痛点、难点,针对初步调研结果,分析天全县三个试点乡村内部耕地问题的痛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村民改变耕作类型和耕地“非粮化”现象加剧的原因。通过走访安乐村、仁和村,团队成员发现各类“非粮化”耕地,同时存在土壤酸化、板结、贫瘠、污染等问题。农户说到:“如今种植玉米的收成一年比一年感觉不好,跟这个土质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以前的土是比较紫黑的,现在明显颜色看着很淡.....”

图2团队成员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村民 李龙 摄

倾听干部心声对话村支书

在走访调查中,实践团队与当地乡村干部进行了深度交流。方书记向队员介绍了村里的一些基本情况:安乐中主要领导有7人,其中5人是党员。村中以往多以务农和纺织为主,而在过去5年从事非农就业超过三个月的人口则占到总人口的52.58%。村民经济结构的转型使村内整体收入实现整体提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在与方书记的对话中,实践团队的同学们感受到基层干部对于乡村建设的热情和责任感。离别之际,李林蒿真诚地向团队成员发出邀请;“希望咱们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结合村庄实际情况,为村内的耕地‘非粮化’问题提供帮助。”

图3调研团队成员合影留念 张勤 摄

据悉,实践团队在此次调研后深刻认识到时代赋予青年大学生的责任,四川农业大学爬坡上坎弄清耕地“非粮化”实践小分队在未来也将贯彻川农大精神,以满怀的热情去学好专业知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认真积极地做好每一次实践活动。(张勤 李龙)

新闻链接:http://science.china.com.cn/2022-02/22/content_41883414.htm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