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育种者黄富和数字“2115”的故事

2021-08-12 11:35:28作者: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2021年08月12日01版 点击数:

  

成都,崇州,沿着一条50多公里长的稻香旅游环线前行,10万亩优质粮油种植区在这里呈现出一幅“沃野千里、美田弥望”的壮阔画卷。
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崇州)的几百亩水稻试验田就藏身其间。夏日酷暑,是水稻育种的关键时节,每天正午,是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黄富团队成员们在稻田里最忙碌的时刻。
  抬眼望去,只见试验田里插满了写着不同数字符号的小小标识牌,“上千个。”黄富道。
  育种过程充满艰辛,更可怕的是不确定性,“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寻得一个好品种。”黄富感慨。
  也许,黄富是“幸运”的。在水稻育种界,有一个神奇的数字组合“2115”,它的培育者就是黄富。
  这个数字组合先后“诞生”了18个杂交水稻品种,其中包括长江上游种植面积最大、“四川有好米”的杰出代表“宜香优2115”,也包括正被寄予厚望的新品种“川康优2115”。
  (一)先认识“2115”的代表作
  无人机掠过一片稻田,彩色紫稻勾勒的“川康优2115”几个硕大字样,显得格外惹眼。这里试种的就是水稻新品种“川康优2115”,崇州试种面积2000多亩,“诸多指标超过宜香优2115”,站在稻田旁,试种户杨福明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充满期待。
哪些指标让杨福明如此充满期待?黄富给出一组专业数据,并做简洁明了的解说:
  “川康优 2115”千粒重33.5克、长宽比3.2,比“宜香优2115”的32.9克和2.9大,米质达部标优质二级,即“米更好看,饭也好吃”。株高114.5厘米,比“宜香优2115”的117.4厘米矮,即“抗倒性更强”。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29.38 公 斤 ,比“ 宜 香 优2115”的603.9公斤高,即“丰产性更强”。 “川康优 2115”为何与“宜香优2115”比?那“宜香优 2115”到底是什么?
  在讲述“宜香优2115”之前,先从消费者角度来理清认识:
  普通人一般关注的是大米品牌,并不深究它来源于什么水稻品种,所以对“宜香优2115”“川康优2115”这类水稻品种名称是陌生的。
  因此,人们日常吃的某粒米,就可能是“宜香优 2115”,而人们并不知道。
  “宜香优2115”自2011年和2012年通过四川和国家审定,从2016年开始,就已成为我国西南稻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在“天府粮仓”崇州,种子经销商告诉记者,这里超过6成稻田种的是“宜香优2115”。
  业内普遍认为,“宜香优2115”的成功选育,终结了“蜀中无好米”时代。
  它更是诸多荣誉加身:2015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成为西南稻区首个国标二级优质超级杂交稻品种。2018 年度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 年荣获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特等奖。2020年获评中国“十大优质籼型超级稻品种”和“2020年度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被誉为“中国泰米”。
四川是我国水稻育种大省,每年杂交水稻新品种层出不穷,但要打好种业翻身战,渴求的还是突破性品种。
“宜香优2115”的成功,带来喜悦之余,更多的是责任。几年前,有领导就曾问黄富团队:宜香优2115已成西南第一大单品,你们还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吗?
也许,“川康优2115”就是黄富今天想交的答案,至少在他心中希望这是一份可以上交的答卷。
  (二)“2115”到底是什么?
  数字“2115”到底是什么意思?“宜香优”“川康优”又代表着什么?它们有何区别?
  水稻,作为禾本科植物的一种,属于雌雄共株。雌雄共株,自花授粉,只能自身慢慢进化。
  因此水稻必须要主动培育更优秀的下一代,也就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简而言之,就是先要让它不具备自花授粉的条件,即没有雄性特征,不开花,业内即称“不育系”。有了不育系做母本,就可以另找更优秀的父本了,业内称之为“恢复系”,即恢复可育性,杂交诞生优秀的下一代。
  目前,杂交稻育种存在“两系法”和“三系法”之分。三系法,多一个“保持系”。要让“不育系”继续保持不育,还要找个“父亲”来培育下一代“不育系”,这个父本就是“保持系”。
  “2115”是什么?就是那个“恢复系”,是父本的代号。它的全称叫“雅恢2115”,“雅恢,在雅安创制的恢复系的意思,当年它是在雅安试验基地创制的。”黄富回忆着。
  原来,每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名称,就带着父本和母本的信息。
  “宜香优2115”的母本,即叫“宜香1A”,由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不育系。
  “川康优2115”的母本是谁?“川康606A”,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任光俊率团队创制而成的不育系。
  “宜香优 2115”和“川康优 2115”呢,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这个简短的介绍,只是为了帮助认识,不那么严谨,水稻育种的艰难与复杂也远非人们能够想象。
  有心人曾帮助黄富计算,从创制雅恢2115,到与宜香1A配组,再成功育成宜香优2115,“历经18年艰难探索”。
  (三)“2115”是如何诞生的?
  “天赋异禀”的雅恢2115到底是如何诞生的?20多天前,记者在试验稻田中的简易工棚里和黄富畅谈,追寻答案。
  1986年,黄富从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进入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工作,稻瘟病等研究卓有成效。2003年,黄富作为人才引进到四川农业大学。“那时,学校在雅安雨城区草坝镇建有试验基地,在海南三亚市崖州区设立南繁基地,我开始系统开展水稻抗病育种研究。”
  “2115”被发现的惊险一幕,发生在2年之后。
  2005年9月,到了水稻收割季,试验田的杂交稻新组合同样收割上来,进行米质检测,这时,黄富团队突然发现一粒大米外观品质极佳。
然而,团队对其父本展开追溯时,居然找不到。因为当初经验不足和条件限制,所有科研材料都没有备份。再追溯,发现这份材料在田间选种时因植株叶片偏长已经被淘汰了。
  但黄富心里已经明白,这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优质新材料。他心急如焚地跑到雅安草坝基地,一头扎到田间,一根一根地寻找。“那是一个黄昏,我找到了它,该株系稻桩。”黄富回忆这个瞬间,眼里依然泛着光。
  这 根 稻 桩 的 株 系 就 是“ 雅 恢2115”,随后,这株稻桩被搬运到海南繁种,“雅恢2115”的历史从此开启。
  那粒“骨骼清奇”的大米,稻种后来定名为“宜香优2115”。
  回顾这惊险一刻,黄富感叹:“偶然中有必然,不然至少还要煎熬10年,甚至一事无成”。
  (四)“2115”的故事还将延续
  “偶然中有必然。”在稻田工棚里,听着黄富讲述他的育种经历,听得越多,对这种必然,记者感知变得更清晰。
  2003年,黄富开始搞育种时,四川水稻三系育种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竞争十分激烈。“半路出家”能有什么成就?黄富当时并不被看好。
  黄富从进军水稻育种界之初,就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他确立的主攻方向聚焦在抗病和优质。
  西南稻区寡照、高湿、昼夜温差小,特别适宜于稻瘟病和稻曲病发生流行,对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要求更高。
  早从1992年开始,黄富从事植保研究的时候,就有意识通过构建高效精准抗病性鉴定技术,重点利用有效抗病基因,向育种方向发展。
  今天,杂交水稻也好吃,早已改变了人们的刻板印象。顺应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对品质的追求,也已经成为杂交水稻育种的重大方向。
但在10多年前,黄富就已经捕捉到这一新方向,在稻米品质上抢先发力。
为推动优质水稻种植推广,四川创办了“稻香杯”评选,入选“稻香杯”,也就意味着成了优质水稻的代言。
“稻香杯”最新一届是第六届,去年年初公布获奖名单,特等奖5个,“宜香优2115”赫然在列。其中还有一个叫“川康优丝苗”,它的母本材料叫“川康606A”。“宜香优2115”的父本和“川康优丝苗”的母本组合,就是“川康优2115”。
“2115”的故事还在延续。今年内,“川康优2115”将通过国家审定,正式推广种植拉开大幕。“宜香优2115”也将通过武陵山区国审,同时进入了长江中下游区试,潜力还在释放。
  这,都将为四川打好种业翻身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闻链接:https://country.scol.com.cn/shtml/scncrb/20210812/83352.shtml)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