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机肥如何发力?

2021-06-06 11:28:39作者: 来源:资源学院 点击数:

  

“藏粮于地的根本是土壤健康,发展有机肥料产业,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达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6月4日,第七届四川省有机肥产业发展暨技术交流大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有机肥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秦鱼生在大会上说道。据了解,随着有机肥施用技术创新、新品种的不断推广,我省有机肥使用面积已达3600万亩,呈逐年增长趋势。

大会现场 杜铠兵 摄

记者从会上获悉,此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求各地“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

有机肥如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有机肥生产使用废弃物原料,有机质、碳含量高,通过肥料还田固定在土壤中,进入大气和水环境中的碳含量就会减少。同时,有机肥通过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植物生长量,又能起到碳汇作用。”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专家邓良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有机肥生产技术在快速发酵、微生物菌群筛选、物料配比等方面已处于全国前列。

邓良基接受记者采访 杜铠兵 摄

“在绵阳,这种以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在稻麦两熟田广泛应用。”据西南科技大学教授王学春介绍,田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针对农田化肥投入过高的问题,以土壤微生物群体重构为核心,采用有机无机配施的方式,在化肥减量25%的同时,解决了秸秆还田后不能快速腐解的问题,实现了稻麦两熟田的化肥减量和提质增效双重技术目标。

王学春接受记者采访 杜铠兵 摄

“在泸州,通过秸秆智能堆肥技术的应用,已经可以把有机肥生产线搬进田间地头。”泸州市禹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套总共不超过100公斤的轻量化设备,就能实现有机肥的自产自用,并且采用高度智能化的远程管理,有效解决了秸秆高效利用问题。2020年,该技术在泸州137个村得到示范推广,带动农户增收480余万元。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有机肥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在大会上提出建议。一是推动农药化肥零增长、负增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减量增效,强力推广使用有机肥。二是大力推动沼气治理和转型升级,加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低碳利用。三是大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促进秸秆肥料化。四是发挥生态系统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土壤固碳、林草增汇的整体效应。

新闻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1457971?from=iosapp&app_id=cbgc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