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缅怀大师,他们回忆颜济的点点滴滴

2021-02-08 16:40:56作者: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2月8日上午,雅安市殡仪馆,人们陆续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中共党员、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植物学家、小麦族生物系统学奠基人、四川农业大学颜济教授最后一程。他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17时5分逝世,享年97岁。

连日来,颜济的众多弟子纷纷撰文,缅怀追忆恩师立志报国的一生、科研创新的一生、豪迈坦荡的一生。他们的一字一句,记录了颜济在世的点点滴滴,更表达了无尽的哀思。

卢宝荣(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

颜济先生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不仅是在小麦育种、植物学和小麦族的系统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而且还有许多人都非常羡慕的才能:他会驾驶飞机、会鼓捣显微镜、会开汽车、会画卡通、会做精细的杂交、会写奔放的论文、会在讲学时滔滔不绝而不用任何手稿、会做得一手好菜、还会亲手给自己理发……

可以说,颜济先生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奇人,这些特质、性格与才干让许多人难以企及。

更重要的是,颜济先生能够高瞻远瞩,把握时代前进的脉络,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和研究科学问题,抓住科学问题的关键和先机。颜济先生不仅有锲而不舍、一追到底的科学战斗精神,同时还对万事万物都充满着好奇,这些都是他成功的重要基础。

早在50多年前,他就已经敏锐察觉到种质资源在作物品种的改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始广泛收集小麦族的种质资源,并逐渐开启了与世界顶尖小麦族(Triticeae)科学家的交流,将这个全球拥有500多种植物的小麦庞大家族,纳入了小麦育种研究与发展的战略构架。之后他还成立了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而这个研究所的英文名称为Triticeae Research Institute,表明了颜济先生在科学研究前缘的站位高度。

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研究探索,小麦研究所不仅培养了一大批科研才俊,获得了多个省部级和国家级奖项,而且还在世界小麦族的研究领域,闯出了名声,为四川农业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视察了小麦研究所,曾高度赞扬颜济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颜济先生给大部分人的印象是非常严肃、不苟言笑,但是当他高兴或是对他的学生们交谈的时候,会显现出孩童一般的笑脸,让你能感觉到他那未泯灭的童心。这种由无数种特质、才干和坚毅交织汇聚于一身,让颜济先生成为了一位有血有肉的科学奇才。

作为颜济先生最早的一批硕士研究生,我与他有比较多的交往,无论是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在科学研究中,颜济先生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黄钢(四川省农科院原副院长,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专家,省学术带头人)

2017年6月11日,黄钢(右一)等一起拜望颜济(中)、杨俊良(左二)老师。

求学川农,师从颜济、杨俊良导师,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1984年,我在川农大读研时,我国刚恢复研究生学位制度不久,我们那一级全校研究生大约30人,那一年颜济、杨俊良(颜济夫人)老师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仅我一人。两位导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很负责,但是又很亲切,视若家人。

两位导师诲人不倦,有问必答,循循善诱。有些专业课,由于当时研究生少,常常有一对一或一对二、三授课的情况。例如,高级植物形态学由颜济老师给我、卢宝荣、罗明诚三人授课,而小麦族系统学由杨俊良老师给我单独授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两位先生仍然认真备课,认真讲课,一丝不苟,想起这些传道授业的动人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学生心中总是充满感激之情。

两位先生不仅学识渊博,基础坚实,而且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先生非常重视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验室、试验田和野外考察工作中,总是亲自示范,严格要求。例如,颜济先生多次亲自带我们学生在小麦育种地选种,亲自教学生如何选优淘劣,如何评价亲本,甚至如何捆样本,如何挂样本等等。即使在我毕业之后,两位导师仍然继续在多方面关心我的成长。有一次,颜济先生从雅安专程开车来成都,到我的工作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他很严肃认真地告诉我,他发现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和一处标点符号有错,他说作为导师他应负主要责任,这次到成都来特别提醒我,希望我今后科研上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是让我铭记一生的感动!

刘登才(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学术带头人)

1993年,颜济(前排中)、杨俊良(前排左二)及其他们的研究生。

我1992年开始读硕士,那年我22岁,我的导师那年68岁了。一晃近30年了,我与他见面的时候很多,他没有给我上过一堂正式的课、但赋予我了决心和毅力,他没有教我做试验、但教会我讲逻辑,他很少用语言教育我、却对我的教育刻骨铭心。

颜老师讲过一个故事。改革开放后,有一位国外植物学者来四川,去峨眉山考察。一家单位派了两个植物专家陪同考察。这位外国植物学家回去后,对采得的标本鉴定后,发表了一个新种。这两位中国植物专家大叫“日本人把我们的新种偷走了”!颜老师说:“为什么人家知道是新种?而你们却视而不见,认不得是新种”?只能怪自己无知,书读少了。不知道旧有的种,当然就不知道是不同的新种。人家定下新种,使人类科学又添加了新知,对人类作出了贡献。这是大好的事。颜老师说,搞研究就是读大自然之书,尽可能读懂读透已有的知识。科学的新发现,是在旧认知的基础上相比较有不同,才能有新的认知。他说:“当然,科学发现,有大有小”。

颜济先生教书育人,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和严格的标准,学生们认为颜老师是“严”老师。他是我们学校作物遗传育种学科首位博士导师,从1988年招收博士开始,他就要求自己的博士必须在国际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才能毕业,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四川农业大学的前任校长郑有良教授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基因组学专家罗明诚博士是他的首届博士。他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专家,相互都认识,或多或少存在人情。不能一味靠人情,国际刊物的匿名评审有说服力。他从来不要求是什么样的国际杂志,只要评审是匿名的,只要能够被同行认可就行。我记得一位学生的博士学位论文只有短短的30多页,还是B5纸张!但他的研究结果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篇论文,也毕业了,博士毕业后还获得洪堡学者资助。

他管理我的方式也比较创新。主要靠“吼”,说“吼”主要是他的声音洪亮、中气足。他的学生,一定被他带去都江堰廖家桥吃过肥肠,只要他在,一定是他买单,否则要被“吼”。导师买单也逐渐养成了习惯,我毕业工作后也这样。我不敢给他送任何礼物,因为他要“吼”,而且要“甩”。一大早,他会在学生寝室楼下“吼”我,弄得睡不成懒觉。出门不关灯要“吼”,实验室不整洁也要“吼”,总之,我被挨“吼”的时候多。毕业后,他不“吼”了,也许我比较“乖”了,更也许是我成家了不好再“吼”我了。但是,其中的原因,我也不想知晓了,也没有机会知晓了。

不仅是颜济直接培养的学生,还有很多网友特别是年轻一代川农学子纷纷表达缅怀之情:

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新闻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816136?auth=1_zan&state=S6sArk5nhvttVa7O2rsxUbfw4Qe1pfJssVj5bGQK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