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大学生上课舞龙?高校连续7年将传统民俗融入体育教学

2020-12-11 16:58:32作者:陈怡 易子杨 王诗怡 来源:体育学院 点击数: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李华锡 通讯员 陈怡 易子杨 王诗怡)近日,在四川农业大学操场上,一群大学生练习起了舞龙,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好特别的体育课!”“我也想学舞龙!”操场上见此状况的同学纷纷表示羡慕。原来,这是该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已连续7年将传统民俗舞龙融入体育教学中,而且成为《民俗体育》课程核心教学内容。

图为学生正在学习动态“游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怡 摄

据悉,“舞龙”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学校社会体育专业推选课——《民俗体育》中的核心教学内容。该课程自7年前开课至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选课率。除舞龙外,该课程还教授射箭、水上漂等西南地区传统体育项目。授课教师余明荣告诉记者:“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能深入了解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和其他学校相比,我们的特色在于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武术这一类。”

这门民俗体育课从大三上学期开始上课,前10周围绕射箭展开教学,11到16周以舞龙舞狮为教学核心,而当前正处于舞龙舞狮的教学阶段。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把握课堂节奏,降低初学者的学习难度。

如第一堂课时,教师并不会教动作,而是着重讲解舞龙的基本理论知识。“从龙头到龙尾,加上龙珠一共是10个人……老师会花一节课先给我们讲清楚这个‘龙’是怎样构成的,舞龙规则又是什么。”社会体育专业二班学生杨金月向记者分享。

据了解,该班学生会被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参与舞龙,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上这门课时,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教师余明荣评价说,“足球篮球平时都能玩,而传统体育比较少见,大家可能会更感兴趣。”

图为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舞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怡 摄

民俗体育课上,同学们热情高涨,课堂氛围轻松愉悦。一位同学在前拿着“宝珠”领舞,另有几名同学支撑着龙身,不停地配合舞动着。偶尔出现动作不协调,龙身绞在一起或“龙把”倒地时,余明荣就会再次上前,接过龙具耐心地讲解,并加以演示,直到学生大呼“懂了懂了”,她又立刻鼓励学生重新尝试,“再来!”

事实上,学习舞龙并非易事,体育委员杨世豪直言:“它对团队的配合、个人的力量以及速度的要求都比较高。”在不断练习舞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丰富了相关知识储备,还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必要性。

对于选修《民俗体育》的学生来说,传统体育项目有其独特的魅力。“现代体育注重竞技,相比之下更强调技巧性的东西,传统体育却以动态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体育委员杨世豪告诉记者。他十分赞成将传统民俗引入课堂,融入现代体育教育的方式,认为这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将传统体育发扬光大。

图为同学们正在学习舞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怡 摄

“这门课不仅有趣,而且非常实用”,陈宗科总结说,“我们的专业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面向社会的,这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个人综合能力。之前的射箭课程需要专注力,而舞龙强调团队协作,这些都锻炼了我们。”

很多同学都表示,在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不仅更深入地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得到了全面发展。

“以前从来没接触过传统运动,没想到学校会开这样的一门课,这为我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且非常有趣!”来自体育学院的大三学生陈宗科笑着说。

谈到对民俗体育课的未来发展期待时,学生们希望能增加划龙舟、摔跤等传统项目,体验更多不同的民俗文化魅力。

新闻链接:http://txs.youth.cn/yc/202012/t20201210_12612153.htm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优秀标兵】何强:从“数据侠”到“土专家”的追梦之旅
    【优秀标兵】何
  • 【教思广论】建城学院开展无人机航测应用技术培训
    【教思广论】建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