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高校)7年接力绘制科技扶贫长图 川农志愿者释放三农之美

2020-09-06 18:06:27作者:杨子健 通讯员 谢雯婷 吴仪 来源: 点击数: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3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谢雯婷 吴仪)据了解,2014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情系三农”科技扶贫志愿团队的12名学生集结于芦山县飞仙关镇开展震后灾区防疫工作和夏季养殖指导。从芦山到雷波、通江、仁寿等15个县市;从12名学生、1名指导教师到如今涉及全校多个农科专业432名学生的专业志愿团、20多名老师的种养科技扶贫专家组,川农大“情系三农”早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川农大师生志愿者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脚下刻不容缓的步伐。

7年时间,4项特色产业打造、30余场农技培训、1万余件兽药发放、5万余只畜禽疫苗接种……团队不仅“绘制”出一张跨越4000公里的科技扶贫路线图,更始终以“蜕变、蓬勃、焕新、传承”的八字初心,在扶贫第一线的“技能与情怀双修课堂”中,用青春活力与智慧为“扶贫”注入全新能量,释放农民、农村、农业内生蜕变与蓬勃兴旺之美。

深化智志双扶,释放脆弱阶层内生蜕变之美

“既然来了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这是带队老师之一舒刚副教授对学生最常说的一句话,在他及众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无论炎炎烈日、泥泞山路,背负几十斤重的兽药跋山涉水挨家挨户分发、连夜整合调研信息准备最“接地气”的农技培训,住养殖场、下圈舍……这些对于团队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

7年里,2万余份防疫知识科普单、10万只畜禽消毒、40余次科技赶场……团队坚持扶贫与“志智”相结合,除了入户科普、技术服务,还与农林部门对口合作,以搭建扶贫驿站的形式定期开展农民夜校,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切实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此外,为实现帮扶的常日化,近年来,团队融入“云帮扶”模式,建立“高校专业教师+地区养殖户”微信社群,随时进行养殖户日常养殖问题的远程答疑与指导。

通过多年的坚持与帮扶对象成效追踪机制,团队见证了开展“天府乌骨蛋鸡”专项帮助贫困户实现每户年均增收6500元的目标;见证了通过团队帮扶养殖户从幼雏高病死率的散户发展成拥用400亩集约化养殖场的场主、从土地大量闲置到主动流转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从单一经营向“互联网+农业”快速扩张转型等蜕变。“身为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学生,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尽我们所学切实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是团队的目标。”团队老成员——2020届毕业生张芷让说,“如今,看着学弟学妹们发自内心的笑颜和更加充足的干劲,想到这份蜕变里也有我们的努力,那一刻,很幸福。”

注重系统设计,见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之美

2015年,内江市、泸州市、万源市计划推广乌骨鸡养殖,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成“猪-牛-鸡-鱼-果蔬”创新型循环种养模式养殖基地,其独特的产销一体化供应链闭环生产模式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那一年的实地考察让团队切身体会到良好产业布局的重要性,而与此同时,四川还有大量贫困地区产业规划陷入困境,“我们能做点什么?”从农民技能提升到规模化产业蓬勃发展,团队不仅去想,更用行动搭建起高校与当地的桥梁,共筑顶层设计。

“我们的梨好可是赚不了什么钱啊!哎,鹌鹑呢也养不活、养不大!”,在2016年眉山仁寿的实地调研中,这是团队听到农户提到最多的一句话。随着调研的深入,团队发现:为保证当地特产曹家梨高品质出售,农户们大多选择价格昂贵的有机肥,从而使成本大大提高;同时,当地养殖量第一的鹌鹑,散养成活率和产蛋率始终不高。当地的产业发展困境给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一定能做点什么!”通过查阅资料、与指导教师们沟通,团队了解并确认——鹌鹑粪做有机肥不仅节省成本,且品质高,而种植梨搭建的大棚又正好能够解决鹌鹑需集中养殖的问题。有了“鹌鹑+梨种养结合模式”的想法,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拟定详细方案,并得到政府、企业和合作社多方好评,鹌鹑+梨种养结合模式也由此在当地大力推广,带动4个种养合作社提高生产,实现户均年增收2500元,当地至今受益。

如今,基于“高校+政府、专家+农村、技术+产业”合作模式,团队已打造出雷波芭蕉芋猪、天府乌骨鸡、巴山土鸡、仁寿鹌鹑+梨4项长期扶贫特色产业,其中天府乌骨鸡项目已被收入四川省农业产业扶贫典型范例汇编,成功实现种鸡饲养规模扩大至20万套、年出栏鸡苗2900万羽,禽蛋销售累计增收达4120万。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多方共同的努力,团队也将进一步探索帮扶模式的可复制性,将其运用在更多产业发展面临困境的乡村地区。

延伸支农范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之美

在今年的实践地雷波,带着50多名爱心人士捐献的400余本农业科普相关书籍、100余套文具以及亲笔书写的明信片,团队创新开展“暖冬计划”、“趣味种养短视频”、“共话家乡变化”、“典型农林人才返家乡创业小故事”、“劳动最光荣”等特色关怀与农科科普服务。“比起‘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更美好’这类教育理念,我们更希望孩子们将自己看作乡村建设的一份子,热爱劳动、热爱家乡风情、感受乡村美丽发展,将个人梦想、个人成长与家乡联系在一起。”成员潘凯忆如是说。

作为特色帮扶之一的“暖冬计划”,从2017年冬天起至今,已经累计收到10家公益组织和学校师生的爱心接力,筹集到6000余元现款和3000余件学习用具,真正为2100名留守儿童带去“暖冬祝福”。而作为孩子们的“夏日回馈”,累计上千份来自孩子们各式各样的感谢信——“谢谢你们我们永远的大哥哥大姐姐!我们会一直努力的!”也持续鼓励着团队不断前行。此外,团队坚持以“优化升级乡村文化供给,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延伸志愿范畴,开展覆盖各年龄阶层村民的志愿服务——3个偏远山区的语言文字夜校,旨在教授村民普通话,提高其就业机会;“共绘乡风文明文化墙”吸引当地大批孩童参与,帮助他们在通过劳动美化乡村的同时陶冶情操;定期举办的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则在推广品牌的同时更加深村民们的乡村文化认同感……

乡风文明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始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也是建设美丽乡村不可或缺的一环。“乡村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定将尽自己所能,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已在情系三农志愿服务3年的“资深”队员陈璟怡坚定地说。

知农榜样引领,传承7年学农爱农精神之美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打乱了团队预期的实地帮扶计划,在舒刚、张廷宇等老师的指导下,团队立刻着手探索从“云端”要动能。他们积极借助网络直播平台、自媒体端等,扩展与养殖链接边界,成功为7000多名家禽工作者开展培训。同时,还不断梳理每场“云帮扶”的案例经验,在校内外推广。

“通过来到基层,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生产,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思考,最终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能真正知农、学农、爱农,了解技术在扶贫助农、增收致富中到底发挥何种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认知,提升学习的内生动力和专业责任感。”舒刚老师向团队分享多年坚持带领学生前往基层的原因。

作为该校的扶贫先进个人,十几年来,他和团队20名指导老师一直致力于三农事业,常年奔波在生产一线解决各类养殖问题。在他们的带领下,团队相关事迹获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中青网等主流媒体报道200余次,先后入选国家2016团中央“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2019全国“四个100”先进典型、“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等20余项荣誉表彰,同时也激励带动了以四川齐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川农2010届毕业生陈钱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回乡创业、反哺家乡。团队也有超过七成的队员获得过校级及以上荣誉奖励。他们在基层中磨砺自我,开展自我劳动教育,心怀强农兴农使命,在实践结束后,选择持续深造、投身于三农事业。

“作为农科学子,希望‘情系三农’化初心为恒心,化使命为行动,行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我们的青春之花,释放三农振兴之美。”团队最初的创始成员、2017届毕业生骆思源满怀希望地说。

7年来,“真心想着农民、用心建设农村、全心投身农业”的信念鼓舞着一代代渴望为三农事业注入青春能量的川农大志愿者们,他们在基层工作中发挥“农”字专长,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感受祖国脉动,用智慧、活力与行动,让更多的人感受三农之美、解决三农发展中大大小小的困境。他们坚信,通过社会多方的不懈奋斗,三农事业在新时代注定焕发全新的生机,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国之重器!

新闻链接:http://college.k618.cn/gxdt/202009/t20200903_18070178.html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