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过去两年了,曾被摧毁的校园如今生机盎然,欢声笑语。5月12日,笔者定格了四川农业大学校园,对比今昔,见证变迁。
地震来袭——
教师痛述:“房屋毁了,家没有了。”
2008年5月12日,历史铭刻了这个悲壮的日子。离震中直线距离只有10多公里的都江堰市,处于在这个特殊的时间和地区,山河破碎,街市撕裂,大厦将倾,校园惊愕。
“房屋毁了,家没有了,一夜回到解放前。”两年前,当笔者见到房屋遭受重创的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教师陈文华时,他讲述起地震的情景时眼神凄苦。在“地震了”的惊呼声中,学生把期盼的目光投向老师。“不要慌!”老师们大声招呼学生,自己却在摇晃中顶住死亡的闸门,指挥大家有序撤离;校区领导站到指挥的最前沿,研究对策,应急分工,各部门各司其职,安定师生情绪,维持现场秩序。数千师生的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地震却给校区造成了沉重的创伤……
时隔两年,笔者再见到陈文华时,他说,受惠于国家和学校的重建政策,自己的希望已经在重建中变为现实——“有房有屋,比以前还好”。
目前,四川农大都江堰校区62套遭受中度破坏的教职工住房已完成维修加固,严重破坏不可修复住房和部分公共建筑已经拆除,留出了开阔的空间。鉴于多年前校区缺乏合理规划,设施功能较差的情况,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反复强调,“重建不是复建,要上水平、上台阶,让大学校园更加名副其实”。
破釜重建——
整体水平和功能将超越震前水平
如今,按照这一思路,学校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职工住房,除了90户教职工选择了政府置换安居房或货币终结外,在原址重建的176户房屋目前已经封顶,将于今年9月完工并交付使用。公共建筑部分,受损较重的建筑已经加固;而总计2.3万余平方米的重建二期工程中,学生食堂和普通学生公寓即将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按照进度,将力争在9月底交付使用,教学实验楼和标准学生公寓项目也正在紧张的招标阶段。全部项目建成后,该校区整体水平和功能将超越震前水平。
更为可喜的是,前不久,该校已与都江堰市协商同意将川农大小麦所原用地置换到校区周围,将校区进一步做强做大。
地处雅安的四川农大校本部,在“5·12”大地震中虽然没有房屋倒塌和人员死亡,却有一些师生在避震中受伤,多达几十幢建筑不同程度受损。
如今,站在雅安城南的老板山上,耳畔传来琅琅读书声。放眼望去,一桥相隔,校本部新老校区尽收眼底。老区绿树掩映,古色古香,在这座秀雅宁安的城市中安然屹立;新区大道宽阔,一排排整齐的学生宿舍,透露出一派现代气息。
与实物的维修加固相比,校本部更多地要做的是学校发展战略的调整、“加固”——走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的道路。两年来,学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刀阔斧推进内部改革,实施民生工程,进行制度建设。学校投入7000多万元,相继出台包括“双支计划”“教学质量推进计划”在内的数十项“新政”,强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学校发展迈入一个新的境界。
“安宁又回到了校园,我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学生小薛回忆两年前的大地震时说,“灾难过去了,我们的生活依然美好,不同的是,我们有了更加成熟的心智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