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动力机播,在丘区再现“机械化”集约统筹耕作模式——
□本报记者 文铭权
“突突”向前的“铁牛”身后,划过一厢厢新鲜的泥痕。
“机播小麦真快,一亩地15分钟完全搞定!”11月3日一大早,在眉山市仁寿县珠嘉乡棚村7组,当地村民围住由机手孙建华操作的一台“铁牛”,兴奋不已。
今冬小春播种,仁寿县在珠嘉乡开展1500亩动力机播小麦示范。记者在胡家坝看到,方圆300多亩的一大片旱地,统一采用“双三○”种植模式,即2米开厢,其中1米种5行小麦,一排排新播的小麦行厢依次排列,蔚为壮观。
花10元钱就种下一亩小麦
“以前播一亩小麦要花四五个工。”村民孙建辉夫妇俩正在地里撒播肥料,一会儿,小麦播种机就要来他家地里“工作”了。
孙建辉家一共有5亩地,过去无论他和妻子怎样忙碌,小麦播期都要长达10天以上。今年小春,他家小麦播期将缩短为历史性的“一个多小时”!
“过去如果是请人点播小麦,一亩工钱都要200元左右,再算上伙食费用还远远不止这个数。”孙建辉告诉记者,这次机播,机手的报酬是每亩20元,他和参与村民只付机手每亩10元,由政府补贴机手10元。
小麦播种机开进棚村,最高兴的是该村支部书记黄玉全。“棚村3800多人中,有1700多人常年在外务工,只留下老弱病残在家留守。”黄玉全说,机播能大幅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确保村里3200多亩旱地不误农时。
“以往是3天种一亩,现在是一天种30亩。”专程前来观摩的8组廖长明、1组黄林军等小麦种植大户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大集约化种植面积。
“累是累点,但是每天能挣上100多元,比外出务工要强得多!”满头大汗的机手孙建华说,最高兴的是,自己一个人帮了那么多村民的忙。
机播增收增效明显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动力机播技术好处多。”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杨文钰总结出四大优点:大大提高播种功效,节约活劳动力;标准化操作,显著提高播种质量;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大提高种麦效益,促进小麦生产持续发展。杨文钰认为,该项技术有力地促进了该区域套作小麦生产的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效。
据杨文钰介绍,丘陵旱地动力机播技术集免耕、开沟、丢种(一次性播5行小麦)、覆土一次完成。采用机械播种,能精确调整播量,确保种子入土深度适宜,深浅一致,出苗整齐均匀,达到“早、全、齐、匀”的播种目标。
据四川农业大学2009、2010连续两年在遂宁及眉山示范,大面积调查表明,动力机播技术可使套作小麦每亩增50公斤以上,增幅20%以上;播种功效3亩/小时,每亩成本20元,节约劳动成本180元。
记者手记
动力机播虽好 还得大面积推广
“目前全省实施动力机播小麦只有省农科院和川农大在局部地方试点,试点机械不过百多台,试点面积只有区区数万亩。”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樊高琼说。
如此利多的技术,为何试点多年,至今仍未大面积推广?“主要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参与推广的部门就是农业局唱独角戏,导致市场接受能力差,只能依托项目才能勉强支撑。”樊高琼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示范区外的绝大多数农民都不知道小麦机播技术,更不知道机播效果,对此多持怀疑态度。而省内不少农业机械生产企业不愿再规模化生产,也基于对市场接纳能力的不自信。
有关专家表示,要实现我省新增5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播种质量获得高产是当务之急,因此,政府应鼓励多部门参与,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从而早日使机播技术在广大农村得以普及。